闽南网5月27日讯(福建日报新媒体·闽南网记者 王惠敏 通讯员 李筱冰 刘小芬 文/图)近日,由泉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泉州市食品药品认证与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丰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联合主办的“5·25爱肤日”系列活动举行。活动旨在加强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宣传,普及化妆品相关知识,引导消费者树立科学理性护肤理念。
市民在活动现场咨询
福建日报新媒体·闽南网(www.mnw.cn)记者从泉州市食品药品认证与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获知,2018年,全市共收集上报化妆品不良反应649份,位居全省十个地市第一位。其中,使用面膜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占总报告数的20%。
关于科学护肤讲座现场
面膜是指涂或敷于人体皮肤表面,经过一段时间揭离、擦洗或保留,起到集中护理或清洁作用的产品。据泉州市食品药品认证与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化妆品监测人员介绍,市民在使用面膜时要注意选择,最好能先进行过敏性测试。
在选购面膜时,应根据个人的需求及皮肤情况进行相应的选择。同时,应选择正规厂家
生产的合格产品,看清产品的批准文号、中文标识、说明书、生厂日期、保质期等,索要并保留购物票据;在更换新面膜前,建议先进行过敏性测试。取适量产品在前臂内侧涂抹,观察48-72小时,如皮肤出现红斑、皮疹、红肿等症状或感到瘙痒、刺痛、灼热等,则不适合使用。有反复过敏史的人群,建议观察测试2周。提前进行过敏性测试能有效避免化妆皮炎的发生。
监测人员还提到,除产品说明书标明可长时间使用外,使用面膜不宜过频过多,建议正常皮肤,面膜使用的频率为每周2-3次,每次在面部停留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敏感性皮肤及屏障受损的皮肤适当减少使用面膜的频率和时长。
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医院
那么,使用面膜出现过敏怎么办?监测人员介绍,使用面膜过敏后一旦出现面部刺痛、瘙痒、红斑、水肿等感觉和症状,需立即停用,并彻底清洗干净。同时,携带怀疑致敏的面膜,及时到所在地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医院的皮肤科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上报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 据了解,泉州共有18家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