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闽南堆剪师巧手“妆”古厝:把堆剪文化带到了海外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04-15 10:22 http://www.mnw.cn/

  中新网南安4月15日电 行走在福建泉州,经常可见名刹古寺、宫庙、祠堂以及闽南古大厝,其雕龙画凤、燕尾脊、神仙故事雕塑图等建筑风格独具一格,分外引人注目。闽南古建筑堆剪传统技艺不仅扮靓着泉州,在台湾和东南亚等地也备受欢迎。

古大厝屋顶上雕龙画凤,形成独特的闽南建筑风格。 陈龙山 摄

古大厝屋顶上雕龙画凤,形成独特的闽南建筑风格。 陈龙山 摄

  现年49岁的林杉谷是堆剪(诗山)技艺传承人,他目前正和工人们一起在南安诗山凤山寺内紧张作业。“初中毕业后,我就跟随父亲学习堆剪技艺,之后便独立承接堆剪工作,至今经手修建的古建筑遍及海内外。”林杉谷介绍说。

  堆剪传统技艺通常包括白描、打底、按模、粘瓷等制作过程。一双手,一把剪钳,一堆瓷片……经过堆剪师傅的巧手,一幅幅诩诩如生图案被“搬”上古大厝,形成独特的闽南建筑风格,被闽南人称为“厝顶上有出戏”。

  走进林杉谷所处的工地,一座气势恢宏的庙宇出现在眼前,放眼望向屋顶,黄琉璃瓦、燕尾脊、木石雕刻等映入眼帘,雕龙画凤、鲤鱼吐水、麒麟祥云、花鸟等堆剪图案丰富多彩,造型栩栩如生,为闽南古建筑增加了艺术气息。

  “堆剪、泥塑、交趾陶是闽南民居中最常见的装饰艺术,其中堆剪具有最鲜明的特色。”林杉谷表示,以龙凤、麒麟、祥云、锦鲤等作为堆剪创作元素,有着吉祥如意的寓意。

  在工地内一角,摆放着众多红、黄、绿等彩色陶瓷碗,林杉谷拿起一把钳子将陶瓷碗打碎,并不断修剪。他边剪边介绍说,采用德化的陶瓷碗碎片作为龙、凤、麒麟等神话动物的鳞片,往往不容易褪色,不仅可保存上百年的时间,而且能与古建筑形成鲜明色彩对比,极具视觉冲击力。

  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源于唐五代,广泛传播于闽南文化圈的泉州、漳州、厦门,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和东南亚等地。特别是闽南和台湾的寺庙、祠堂、古民居的建筑风格十分接近,堆剪建筑风格加强了两岸民众的交流与合作。

  数十年来的坚守,林杉谷的手艺也小有名气,曾被邀请到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修建古建筑、宗祠和寺庙等。林杉谷表示,堆剪文化不仅在闽南地区得到传承,也被带到东南亚华侨华人所在之处,海外侨胞对堆剪的喜爱与支持,包含着对家乡的浓浓思念之情。

  林杉谷用巧手打造,塑造了极具魅力的屋顶艺术作品。对他而言,堆剪从一开始被当做养家糊口的手艺,如今已被他视为是一门艺术。“我特别希望堆剪技艺能够代代传承下去,为闽南古建筑增添美丽色彩。”

  如今,林杉谷已培养了不少年轻徒弟,部分“80后”学徒已顺利出师,成为独当一面的堆剪师。(陈龙山刘锶婷)

原标题:闽南堆剪师巧手“妆”古厝:把堆剪文化带到了海外
责任编辑:郑莉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链通全球 晋创未来 第二十六届晋江鞋(体)
  • 丰泽区政府常务会议、党组会议和理论学习中
  • 91.62亿元!泉州这个文旅综合体重大项目签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第26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暨第九届国际体育产业博览会隆重开幕(视频)
    第26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暨第九届国际体育产业博览会隆重开幕(视频)
    舞剧《海的一半》在泉州大剧院召开首演前新闻发布会(视频)
    舞剧《海的一半》在泉州大剧院召开首演前新闻发布会(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中外文学思想研讨会暨《20世纪美国文学思 丰泽区政府常务会议、党组会议和理论学习 91.62亿元!泉州这个文旅综合体重大项目 德化县社会工作暨“两企三新”党建工作推 与泉州共跃新海 | 城建·水墨龙跃府营销 第26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暨第九届国际 链通全球 晋创未来 第二十六届晋江鞋(体 2025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