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2018年7月26日讯(福建日报新媒体·闽南网记者 陈玉玲 见习记者 唐滢)平时不让碰不让拍的700多岁的国保——泉州宋代古船!最近有一伙人就大摇大摆地踩在船上,怎么回事?
近日有网友在参观古船陈列馆时看到,有一群人居然登上了这艘古船,质疑古船保护不当。
该名网友说,24日上午10点多,自己在参观古船馆时发现,一群人被特许踏上古船,且他们没有穿戴鞋套手套,也未采取任何其他保护措施。
“游客碰一下模型都要阻止警告,大摇大摆登上古船真把它当一坨朽木吗?泉州的文物这般不值钱。”该名网友质疑。
从该名网友拍摄的照片可看到,当时古船上旁边有一架梯子,古船上共有四个人,他们确实没有穿戴鞋套站在船上,其中一人手里拿着卷尺,似乎正在测量什么。
昨天下午3点多,福建日报新媒体·闽南网(www.mnw.cn)到泉州湾古船陈列馆走访,已看不到古船陈列区内的梯子和图中所拍摄的几名男子。
现场一名保安证实,24日上午确实有几个人登上这艘陈列的古船,不过他们是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只知道是在对古船进行日常的保护和维修,具体内容不清楚。该保安还说,对古船的保护是很小心的,平时不允许任何人上船。
对此,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文保部费利华做出回应。费主任证实,当天确实有四个人上了这艘古船,其中2人为原崇武造船厂的师傅,另外2个人为博物馆工作人员,但他们并非如网友所说的“家常便饭似地踩踏”古船,而是在对古船进行局部检查,没有随意在船上走动。
“上船肯定会给船造成负担,能少一次是一次。”费主任坦言,早年有游客将饮料瓶、烟头等东西扔进船舱内,工作人员也需要上船进行清理。
针对网友所说的没有鞋套手套,费主任解释说,鞋套的作用是隔离灰尘,但古船是开放式展出,鞋套并不能起到隔离灰尘的作用,且船身不是平底的,套上鞋套后不便行走,还很有可能会滑倒。
“其实在日常工作中,大家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如果需要上船,会穿软底鞋,如运动鞋,避免造成二次伤害。”费主任强调,像穿皮鞋这种,是绝对不允许上船的,硬鞋底接触船体会带来伤害。
据了解,因为这艘古船历史悠久,船内还残留有约900颗钉子,加上还需对古船的隔舱以及底部进行渗透加固修复,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目前正在制定修复方案,将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审批通过后,预计明年下半年开工进行古船的修复工作。
为了保护好这艘古船,费主任也提醒,有游客在现场开闪光灯拍照,从长远角度上看,在馆内拍照会对古船造成损坏,希望大家共同爱护文物。
泉州宋代古船
开元寺里的古船是1974年挖掘于泉州后渚港的南宋沉船。沉船为泉州造的中型远洋船,系当时国内发现年代最早、体量最大的宋代海外贸易海船。大量文物伴随着古船一起出土,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考古专家还在船上发现香料、药物和胡椒等珍贵文物,专家推断这艘古船应为从东南亚返航的泉州商船。古船由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负责管理,陈列在泉州开元寺内东侧的古船陈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