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气象部门的消息,今年首轮高温天气来袭,未来几天,泉州的气温会一路上升。热气熏人,科学养生就显得更加重要。
防暑:
高温湿热天要避免“热射病”
“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度的天气。
避免“热射病”,福医大附二院急诊科主任王耀国提供了几个建议:
首先,高温炎热的天气下应尽量避免在室外停留过长时间,如必须外出,也应走在阴凉处,避免受阳光直接暴晒。
其次,室内要注意通风降温。即便是在空调房内,也要适当开窗通气。室内温度不要过低,否则室内外温差太大,人体耐热性会降低,一旦从室内走到室外更容易中暑。
第三,要勤喝水,补充盐分。喝水量的多少要因人而异,切忌牛饮。同时,不要忘记补充盐分,排汗排尿有助于散热,但也会带走体内大量的盐分。可在温开水里加食用盐,以补充体内流失的盐分。
高温天游泳是最避暑的运动,因为水的散热能力比空气高15倍,游泳时人体能够保持体温恒定,不易中暑。此外,夏季在运动时间上也要有讲究。最好选择清晨和傍晚到户外运动,气温相对低,阳光也不那么强烈。运动期间注意少量多次地补水,每隔10到15分钟,饮用100毫升到150毫升的水。
防晒:
出门应做好后脑防晒
防晒是爱美女士的一项“大工程”。做好防晒不但能够避免皮肤变黑,还能防止过度的日光暴露,导致皮肤粗糙、皱纹增多、痤疮、黄褐斑、皮肤癌等皮肤病的形成。
后脑是全身阳气最盛的部位,后脑经常晒太阳等于体内不断聚焦阳气,阳气过盛容易出现中暑症状。所以出门应做好后脑的防晒。
头发的防晒也相当重要,日晒对头发的伤害不亚于对皮肤的伤害,若被晒伤会导致头发分叉或断裂,汗水的盐分同样会伤害头发及皮肤,所以出门最好带伞和帽子。
大热天尽量不要穿黑色、深蓝色等深颜色的紧身衣服,最好穿浅色、宽松、容易吸汗的衣服,鞋子以轻便、透气性好的运动鞋为宜,喝够充足的开水或饮料,及时补充身体水分。出发前半小时,用防晒霜在身体上涂抹全部裸露的部位,注意要适量且涂抹均匀,之后看具体情况补充防晒。
晒后修复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待身体和头发冷却后再用凉水冲洗,尤其是晒红的部位,可用冰敷以达降温及保湿作用,女生最好再涂抹保湿的保养乳液,以防止皮肤老化。
一旦出现皮肤晒伤,如果不是特别严重可先转移到阴凉地方,用凉水或生理盐水冲一下,再将冰毛巾敷在皮肤发红的部位,也可湿敷炉甘石洗剂,起到保护皮肤作用。如果较严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饮食:
防暑同时莫忘防“寒”
“春夏养阳”,以养阳气之生长,顺应阳气升发之势,不应过量恣食冷饮、生物而造成脾胃虚寒引起慢性胃肠病。
中医主治医师张新提醒,女性经期应注意少食寒凉、冷饮、冰镇食品。特别是脾胃虚寒、阳虚怕冷的人群,可以适当吃韭菜、芥菜、葱、姜、辣椒、蛋类、荔枝、桂圆、大枣等,以养阳的食物达到冬病夏养。
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可常用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张新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记者张沼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