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打造“志愿情·泉州红”品牌,提升城市现代文明水平。昨日,市文明委召开“志愿情·泉州红”工作座谈会。记者从座谈会上获悉,近年来,泉州市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倡导和推进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工作取得长足进展,成为泉州精神文明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各地各部门、志愿团体围绕“志愿情·泉州红”,实践活动更加丰富、公众参与更加广泛,品牌效应正逐渐彰显。
在队伍建设方面,目前泉州市注册志愿者达541511人,志愿服务组织达4463个;在阵地拓展方面,泉州市公共场所普遍设立志愿服务站点(岗),培育了100个市级以上各类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驿站、联系点;在志愿服务方面,超过10万名志愿者参与服务海丝国际艺术节、第14届亚洲艺术节、环泉州湾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大型活动;在品牌成效方面,截至今年6月,泉州有70个团队(项目)被列为全国、全省服务组织(项目、品牌),2个团队作为全省唯一团队分别获评2012年、2014年全国志愿服务示范团队。
惠屿岛是泉州市唯一的海岛行政村。为了给岛上行动不便和不便出岛的老人们进行健康检查,泉港沙格边防派出所联合泉港南埔镇卫生院,组成爱心小分队,深入辖区惠屿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老人们量血压、测血糖、听诊,免费提供防暑降温药物和物资。 (陈晓东 刘泽阳 摄)
志愿服务工作亮点
市直机关工委 发挥党建优势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充分发挥机关党建工作优势,组织机关党组织和党员积极投身到“志愿情·泉州红”志愿服务活动中,涌现出一批志愿服务工作品牌,如老龄办的老龄志愿服务、文联的文艺志愿服务、科协的科普志愿服务、政法部门的平安志愿服务、关工委的“五老”志愿服务、供电公司的“海丝之光”共产党员服务队、水利系统的应急抢险突击队、国电的“义务星期六”等等,立足岗位职能,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投身泉州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主战场,助力“五个泉州”建设。
市民政局 “社工+义工”联动推动志愿服务
市民政局结合泉州实际,以社工服务为依托,探索“社工+义工”双工联动模式,初步建立起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社区以及企业等共同参与的志愿服务记录载体,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此外,泉州市取消了志愿者服务组织筹备成立审批的申请流程,进一步方便志愿者服务组织筹建工作。截至今年5月,全市依法登记市本级志愿者服务组织6家,涉及青年、老龄、助学、艾滋病防治等多方面的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