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从垃圾变身衣服、化纤、拉链 塑料瓶再生记

每天,工人收购两三吨的塑料瓶回工厂加工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烈日下,小李从泉州市区拉回一车塑料瓶,堆得五六米高的麻袋,远远望去十分壮观。熟练地卸完塑料瓶,他甩了甩汗珠,脱下T恤,跟工友们聊着一天来的收获。

  小李是泉州市区江南街道乌石社区泉清再生资源加工厂的一名员工。每天凌晨4点,他就得起床,赶赴泉州市区各地收购各种塑料废品,待收得满满一车大概两三百斤后,赶紧运回工厂,等待加工。

  泉清再生资源加工厂内,聚集了泉州近一半塑料瓶,一天平均可收购、加工两三吨,而后运往全国各地,用来作拉链、衣服的辅助材料等。

  一个平时被当成垃圾扔掉的塑料瓶,是如何变身为拉链的?5年前从父亲手里接过加工厂的翁祖力,介绍了与“垃圾”打交道的流程。

  “这些卸完的塑料瓶,先要经过分拣工人的第一道审阅。”翁祖力说,一个塑料瓶进来加工厂,外壳难免有污渍,因此工人们都得把瓶子和商标纸、瓶盖分开,并根据不同种类区分开来。

  而后,瓶身进入二楼的传送带平台。十多位工人在传送带边上,根据瓶子的不同颜色,再一一分类,最后再进入粉碎机,不一会儿工夫,瓶身就变成碎片了。最后,工人打包,再将塑料碎片运送到有需要的各工厂。

  这些碎片可“变身”棉花、衣服、化纤、拉链及地毯等辅助材料,分送到全国各地。瓶盖和商标纸则另外收集,由专门的工厂留作回收用。

  翁祖力说,每年6月起,各种塑料瓶消耗极大,工人们几乎每天都得出去收购塑料瓶,一直持续到10月份。在他看来,塑料瓶本是白色污染,一旦没处理好的话,将污染环境。而通过他们这种回收厂,这瓶子的每一部分均得到了相应的处理。所以,尽管是跟“垃圾”打交道,也其乐无穷吧。(本网记者 陈丽娟 田米 文/图)

塑料瓶加工前,要先去除标签

垃圾成山

上一页 1 2下一页
分享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