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百米挡土墙塌陷 近百村民急转移

来源:闽南网 2012-09-16 23:17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摘要]事发南安市英都镇龙江村,挡土墙属申鹭达卫浴一在建陶瓷制造厂所有,厂家正在处理。

0住在墙边上的村民先搬到别的地方住!DSC_01100村民家裂痕DSC_0166 (1)0整片下陷DSC_01680墙体裂痕很大DSC_0145

闽南网9月10日讯 “墙塌了,赶紧跑”,昨日凌晨4时许,在南安市英都镇龙江村,一座20米高、100多米长、厚度达4米的水泥挡土墙出现开裂、塌陷,田地被挤出6米多高土包,附近民房墙体出现裂痕,近百名村民紧急疏散、转移,目前,暂无人员伤亡。

【现场】
百米墙开裂塌陷
农田被挤成土包

洪先生的新房建在挡土墙下方附近,昨日凌晨零时许,熟睡中的他和妻子被一连串突如其来的爆裂声惊醒。
据他介绍,这座挡土墙是申鹭达卫浴的一个在建陶瓷制造厂所有,大约两三个月前,这座挡土墙就已经建成20米高、100多米长的规模,不过,最近几天,他有时从墙体经过时能听到零星的爆裂声,有些细心村民循声检查,发现墙体有细微开裂。前晚10时许,一家人刚入睡不久,外面就不断传来爆裂声,至昨日凌晨2时许,“‘噼里啪啦’,像过年放鞭炮一样”,还有一些村民在外高喊,“墙塌了,赶紧跑!”,跑出家门一看,整座挡土墙在村民的手电筒光中,不断传来龟裂声,而后开始塌陷,墙壁下的农田瞬间被挤成了一座6米多高土包。
昨日中午,记者赶到时看到,整座挡土墙从中央部位开裂并塌陷,平整的墙体变得凹凸不平;从侧面看,整座墙如经过强烈震动,墙壁整体内陷;吊车正在运输泥土减重。此外,还有一些村民或手抬、或肩挑将一些生活用具搬离。“房子没法住了,墙壁都开裂了,也不知何时解决,太危险了”,一名村民郁闷地说,他们一家人打算搬去亲友家借助几天。

【原因】
地基不牢引起的?

村民黄老伯认为,挡土墙塌陷可能是地基不牢造成。
据不愿具名的申鹭达公司洪姓负责人介绍,挡土墙长100多米,高20米,墙壁厚度4米,耗资数千万,根基是由巨大的石块和水泥,逐步垒砌而成,为了安全起见,当时地基勘测到了地下9米。他认为,工程质量没有问题,坍塌原因主要是因为对当地土质不熟悉,因为挡土墙周围多是粘土,浸水后非常松软,日前受强降雨影响,挡土墙周围泥土出现松动造成的。
该负责人表示,事发后公司组织人员连夜对挡土墙顶的泥土进行填平,平铺塑料纸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暴雨,防止二次坍塌。此外,组织员工搭设排水管,对泥土中蓄存的水份进行收集并排放,降低滑坡的可能因素。
事发后,南安市英都镇政府迅速赶赴现场指挥并转移群众到安全地带,共转移村民90多名。同时,镇政府协调申鹭达公司对群众安置补贴,如协调村民赴亲友家暂住,并给予每天80元的补偿费;镇政府责成申鹭达邀请设计单位、地质部门专家到现场对险情评估并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镇、村、派出所等派出专人对现场进行24小时布控,确保安全。
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史国亮 田米 见习记者 张凯航 文/图)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以“拳”为媒凝共识 2025全国南拳传承发展
  •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 | 产业培育“科创链主
  • 南安装备制造业:“智造”驱动新跃迁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一个产业 共富一方 | 洛江永安:蝴蝶兰“飞”入小山村,带来“花”样新生活(视频)
    一个产业 共富一方 | 洛江永安:蝴蝶兰“飞”入小山村,带来“花”样新生活(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这个“全球最大”意味着什么?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 | 渔村联建“共富海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 | 产业培育“科创链 福建省提前下达2026年度耕地保护和生态修 南安装备制造业:“智造”驱动新跃迁 福建6个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 福建省外贸经营主体突破10万家 福建省三案例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