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8月4日讯(闽南网记者 陈玉玲 文/图)今日,“第六届海峡两岸环境保护会议——泉州论坛”在泉州师院开幕,来自两岸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代表等百余人参会。未来一周,两岸专家将在泉州作论文专题报告,分享环境保护经验,并考察泉州的环保设施和环境生态。
图为大会现场
以“海洋及海岸带周边大气、土壤及水环境的污染甄别、防治及管理”为主题,本次大会共收到98篇论文,大会由7个大会报告、57个专题报告组成,64位专家学者将分别作大会主题报告和分会场交流发言。
届时,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陶澍教授将发表《全球高分辨燃烧源污染物排放清单及其应用》,台湾大学骆尚廉教授将作报告《桃园市新街溪河口与近海之重金属污染分布特性探討》,台湾成功大学林财富教授等将分享《水源中有害藻类监测及控制技术进展》等大会报告。
“泉州和台湾很近,第一次来泉州很亲切,有故乡的感觉。”台湾中山大学袁中新教授说,今年台湾组织了50多人参会,在保护环境方面,台湾和福建都做了很多探索,希望两岸专家能通过大会开展学术、工程技术交流,分享两岸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
台湾中山大学教授杨磊是海洋环境方面的专家。他告诉闽南网记者,台湾和福建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在环境方面有不少共同点。“福建红树林的面积比台湾多,在红树林保护方面有值得台湾借鉴的地方。”
近年来,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焦点问题。泉州师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子蓉说,为应对环境问题,泉州师院组建了专业的生态环境研究团队,针对海岸带周边环境开展深入研究,包括茶山的土壤问题、污水排放等。
据悉,海峡两岸环境保护会议于2011年在金门首次举办,大陆专家首次组团参加。大会每年一届,至今已在厦门、澎湖、福州、高雄等地成功举办。在过去的五届会议中,专家们针对空气污染防制及海洋污染管理、废水与废弃物处理、动植物生态等相关环境议题进行深入交流,两岸与会人员通过相互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在环境保护相关领域取得长足发展。
本次大会由泉州师院主办,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台湾中山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等协办,将持续至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