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法石:重走千年“海丝路”

百姓故事

千年石头街 五代何家人

  石头街千年,东海街道侨联主席何建南的家族五代人,就在这里生活了两三百年。法石片区改造在即,这两天老何一直在打听老宅的命运,他不舍祖业——一幢南洋式建筑、一座典型闽南“三间张”古厝被拆为平地。

  老何这幢两层洋楼是1976年落成的,泉州人说“外甥承舅祖”,因为舅舅子嗣都去了南洋,无人继承家产,所以老何就从舅舅那继承了所有的家族房产,他也称舅舅为父亲。

  私宅又名“贤銮新厦”,泉州人都知道的“贤銮奖学金”正是老何的父亲和叔叔所创立。九一街口的贤銮大厦、东海中学里的贤銮堂一起成了贤銮系列建筑。“贤銮”二字是父亲一辈取祖父和祖母名字中各一个字而得。

  老何的家族入住法石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太祖父一辈,当时太祖父一辈在法石是望族,后来到了祖父一辈家道中落曾一度被卖掉房产。而到了父亲和叔叔一辈,家业重振后,1964年叔叔和父亲一起花了1000元将约一亩的祖业重新赎回,这在当时可是一大笔钱。

  何家祖屋离小洋房不过百米远,是典型的泉州“三间张”老宅。

  虽无人居住,但祖屋大门的春联依然鲜红,还有绿色植物点缀。老何说,父亲交代祖屋最好有人常住以聚集人气,以利风水。所以他们家一直是老宅新房交替着住,一直到1992年儿子结婚才彻底从祖屋中迁出。

  祖屋历经百年,但基本保存完好,一些老家具也陈设其中,包括泉州人曾引以为荣的“十八堵面床”。

  法石片区真的要成片拆迁了。老何夫妇忧心忡忡,他们担心的不是经济赔偿多少,而是承载家族文化的老房子是否能保存下来。老何家约有300多名亲戚分布在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地,他们若是回来寻根,祖屋如果不在了,就少了故乡最直观的记忆。

  让老何夫妇稍感放心的是,未来,法石片区内将保留临街46幢古民居和辖区内的9个文保单位。老何夫妇希望,自己的祖厝能在其中。

□活动

泉城蝶变“晒图会” 千元大奖等你拿

  可以说,随着城市更新和“三旧改造”的启动,泉州市区的“城中村”将陆续消失,几年后,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繁华的商业圈。

  为记录这十大城市更新片区的旧貌、新颜。即日起,本报推出“泉城蝶变”晒图会,向您征集这10大片区的老照片和即将动迁前的片区面貌。您可将这些照片,取个名字,上传至摄区·中国网站(http://www.looooooook.com),并附上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本报将邀请专业评委,对摄友上传的照片进行评选,评出一等奖1名,奖金1000元;二等奖2名,奖金各500元;三等奖5名,奖金各200元。

□相关链接

十个城市更新片区

浦西城市综合体

泉州市温陵商贸中心(美食街北延段片区改造)

洛江十八坎综合治理及后埭社区城市化改造

坪山路新建高架桥东侧城中村改造项目

泉州江南新区高山片区危旧房改造项目

法石片区改造

泉州市南少林寺片区及周边区域旧城改造

鲤城龙头山片区改造、

丰泽华大街道法花美片区城中村改造、

晋江城北组团拆迁改造等项目

上一页 1 2下一页
分享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