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闽南网讯 如果你在高速路上扔下一个矿泉水瓶会怎样?
答案让人吃惊:它可能当场就引起一场车祸,更可能在几天后引发一个人死亡。
前晚10点,沈海高速惠安段,又一名行人步行上了高速,不幸被撞身亡。他,可能就是冒险去捡拾那瓶子的。
泉州高速交警称,沈海高速泉州段自前年9月开通八车道以来,已有15行人被撞身亡,其中一半多是拾荒者。
数据:15人丧命 一半多是拾荒者
前晚10点多,沈海高速惠安黄塘段,罗某辉驾驶一辆货车撞死一名行人。警方初步判断死者为拾荒者。
3日晚8时,一部轿车在沈海高速泉港段,撞到一女行人并致其当场死亡,死者是名拾荒者。
去年4月7日,三名拾荒妇女在晋江池店段横穿高速路面,其中一人遭大巴撞飞死亡。
……
沈海高速公路泉州段八车道开通至今,已发生17起行人被撞事故,致15人身亡2人受伤,其中一半多是拾荒者。
“行人上高速已成棘手难题。”泉州高速交警一大队江警官说。而高速交警指挥中心显示,平均每天都有一两起行人上高速的警情。
分析:高速拾荒 已经成一大群体
“有一半是拾荒者,已成一个群体”,支队负责宣传的舒警官称。
他对去年10月被劝离的一名拾荒者记忆深刻。这名小伙子来自四川,18岁,姓黄,因与家人闹矛盾,辍学来泉务工,一时没找到工作,就以捡破烂来维持生计。为何不在闹市区捡?黄某称,市区有很多拾荒者,起早才有分,在市区呆了两天没得捡,才跑到高速公路上,还用油布纸在高速公路附近一涵洞盖了房,“走在紧急停车道上,一般没事”。
去年9月,一名老汉拎着塑料袋在池店附近被拦下。老汉来自安徽,反问交警“路上垃圾多,我不捡别人也会捡”。
舒警官介绍,拾荒者是高速行人的主力军;此外,还有智障者、流浪汉、图方便的村民和一些被违法卸下的乘客。据称,沈海高速泉州段共87KM,每天巡查都能遇到拾荒者,有时10多人,看到警车后翻护栏外逃跑,过后再溜过来。
高速路上 到底有多少瓶子?
行人是禁止上高速的,而且一般情况下对交通事故负全责。
江警官称,尽管如此,高速路上存在的大量垃圾,直接诱使了这些人冒险成为高速拾荒群体。
江警官称,不少过往司乘人员,既少法律意识,又缺乏公德,经常习惯性地将矿泉水瓶、饮料瓶、纸盒等物随便往车外扔,而途村民等破坏防护网,也提供了便利。
那些被带离的拾荒者介绍,他们步行高速路一天,可捡上百个塑料瓶子,有时还能捡到废铁等,一天赚30多元,一月甚至可赚两千元。这还是在交警及路政等日常巡逻和每日清扫前提下的。
随手一扔 你知道危害多大吗?
高速公路上,车辆时速大多在100码,极易造成车祸,甚至酿成悲剧。
江警官介绍,比如抛物纸巾,飞到其他车的挡风玻璃上,将造成司机视线受影响;而车子突然避让或碾上路面硬物,会造成失控;抛撒的硬物砸到挡风玻璃,也会出现破裂。“高速行驶中,风速和加速度,撞击力更大”。
据了解,2008年10月,河南连霍高速路就发生一起轿车侧翻事故,多人受伤。事后,经调查,是事故车行驶过程中压到路面一整袋垃圾所致。
所幸,目前沈海高速泉州段,尚未发生因司乘人员抛撒物品导致车祸的。
应对:整治小组利用监控处罚抛物
日前,高速交警支队成立行人、摩托车违法上高速专项整治小组,依托高速路每500米一个探头,加大巡查。
在自动发卡入口处设置“禁止摩托车、行人上高速公路”警示标志,并加长入口取卡处栏杆,修复防护设施。对经常出入高速公路的拾荒者、流浪汉等,分情况引导、运送出高速路或送救助站。
根据相关法规,驾驶机动车向道路抛撒物品罚款50元,扣2分;乘车人向车外抛撒物品,罚款10元。高速交警支队下阶段将利用监控视频,查处此类行为。
“事实上,罚款力度不大,但危害相当大。”舒警官称,如果人们都戒除在高速路随手抛物的坏习惯,就不会有那么多拾荒者冒险上高速。(本网记者 董加固 实习生 林莹莹 通讯员 舒显镜 江德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