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起,位于洛江区罗溪镇的泉州市区中心粮库迎来首批储备粮,市、区两级首批1.55万吨储备粮陆续入库,标志着该粮库正式启用!
粮库长什么样?粮食又是如何储存的?今天为你揭开粮库的“神秘面纱”。
在现场,小麦储备粮先经由多层筛机器过筛掉麦穗等杂质后,由输送设备运送入粮仓。今年,粮库招标储粮4万余吨,目前正有序开展年度轮换工作。
泉州市区中心粮库是泉州市粮食系统建设史上最大的项目,总用地443亩,总投资6亿多元,一期建设仓容20万吨的粮食储备库及附属设施,共有29座粮仓,其中浅圆仓12座、平房仓17座,是除中储粮外,省内首次采用浅圆仓型的粮库,具有节约土地和进出仓机械化程度高的特点,12栋浅圆仓可储存8万吨粮食,二期还将规划建设市救灾物资储备库和粮油加工厂等配套设施。
“现在到年前总共有4万吨的储备粮将全部入库,目前启用的是平房仓,后期会陆续启用浅圆仓。以前4个粮库老旧化程度比较高、机械化程度比较低,该粮库整合了市区的4个旧粮库,采用智能管理,化建成后可以为全市的粮食安全做更大的贡献。”泉州市储备粮油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杨志勇表示。
为有效提高储粮效益,实现生态、绿色储粮,粮库采用粮情智能化系统进行管理。该系统由安防系统、智能进出库、虫情监测、粮温监测、湿度监测、环流熏蒸、充氮保管、智能通风、OA系统等九大系统组成,与省上平台联网对接,更“精”更“准”地监测粮库内实时粮情,相比之前采用大量的人工巡查既减少人工成本,又提高了储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现智能化管理全覆盖。
杨志勇介绍道,“目前这个系统是全市智能化水平最高的,现在仓管员跟以前的老仓管员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他在中控室就可以了解整个粮仓的粮食的实时情况,以前基本上一个仓要一个仓管员,每天都要去巡查,我们现在有预警系统,哪个仓出现异常情况它都会自动警报。”
保障粮食安全,既要在粮食储备上做好“加法”,也要在杜绝粮食浪费上做好“减法”。下阶段,泉州市区中心粮库将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不断加强粮食储备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着力提高粮库科学规范管理和智能化管理水平,为全市人民守好“米袋子”。同时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和制止餐饮浪费的重要指示精神,构筑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堤坝”,弘扬节约粮食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