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洛江区坚守食品安全底线,强化民生保障,把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作为年度工作重点,坚持“四个最严”标准,依法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执法,全区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食品安全“可检”
食品抽检合格率达100%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对此,洛江强化日常监督力度,严把食品安全质量关,通过制定年度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方案,在生产、流通、餐饮等环节抽检预包装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督促商家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落实食品安全责任。
在全区范围内监督抽检食品品种,包含群众日常消费的速冻食品、肉制品、婴幼儿食品、膨化食品以及粽子、月饼等17个类别食品,截至目前,已完成抽检样品295个,检测合格率达100%。
先后开展“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打击“非法添加”、节日市场、进口原料走私、冷藏冷冻食品及食品冷库、防控“非洲猪瘟”疫情、农村食品市场、食品生产企业风险隐患排查、小作坊专项整治等食品安全专项行动20余项,从工厂到商场、从市场到餐桌,实现全链条监管,共查处食品生产经营领域违法行为14起,罚没款81.3万元,切实保障辖区群众饮食健康安全。
“一品一码”“可溯”
食品追溯系统注册率达1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食品追溯体系的建设,为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权益又加了一道安全阀。
洛江按照“源头可溯、去向可追、风险可控、公众参与”原则,积极推进食品安全“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先后举办“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培训会6场次,帮助企业解决追溯系统使用问题100余次。
“每周二我们都开展‘一品一码’的执法检查行动,督促食品餐饮经营单位履行数据录入责任,并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悬挂主体码,方便消费者查询追溯信息。现已累计开展专项行动68场次,抽查各类食品餐饮经营户523家次,努力为人民群众营造和谐、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洛江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郑美燕说道。
目前,洛江已有1728家食品餐饮经营单位注册省、市二级食品追溯系统,其中,辖区内食品生产企业、主要商超及大型餐饮企业追溯系统注册率达100%,累计录入各类追溯信息83万余条,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全覆盖全链条可追溯体系。
学校食堂“可视”
“明厨亮灶”年底前覆盖率达100%
隔着透明玻璃窗便能看到厨师制作食物的过程,抬头看墙上挂着的显示屏就能看清后厨的陈设和全貌。在洛江,越来越多的餐馆、学校采取了“明厨亮灶”的形式。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洛江把“明厨亮灶”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抓手,积极帮助餐饮服务经营者、食品服务提供者改进加工区、烹饪区、用餐区的硬件设施,设置透明厨房、安装死角监控,进一步推进“明厨亮灶”工作,有效加强对餐饮企业、学校食堂、单位食堂的监管。目前,全区已有1350家餐饮企业、60家学校食堂建立网络厨房、视频厨房,达到“明厨亮灶”标准,并将在年底前实现辖区学校食堂“明厨亮灶”100%全覆盖,将餐饮服务关键部位与环节置于社会监督之下,让群众随时进行“看得见”的监督。
舌尖上的安全是最大的民生。下阶段,洛江将突出工作重点,加强日常检查和专项整治,强化行政许可质量,提升服务实效;开展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回头看”工作,严肃查处保健食品虚假宣传和违规销售问题;继续下大力气开展食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严厉打击食品生产经营领域违法犯罪活动;积极推进“明厨亮灶”等工作,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针对监管重点,加大抽样力度,增加抽检频次,扩大抽检覆盖面,全面开展食品监督抽检工作,及早发现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提高监管的科学性、针对性;同时,充分利用快速检测设备,主动筛查,做到早发现、早预警,为日常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同时,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重点部位,狠抓关键环节,继续加强对学校食堂及周边食品经营户的检查整治力度,不留盲点,督促和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落实餐具消毒保洁工作,确保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郭世源 黄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