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洛江区坚持发挥优势、整合资源、用活政策、先行先试,精准开展对台各项工作,不断促进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目前,洛江区有台资企业35家,总投资2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9000多万美元。
大力推进“马上就办”,进一步简化台资项目的审批程序,提升服务水平和效率,优化台商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开设台商投资“绿色通道”,推行“上门服务、预约服务”,进一步畅通服务台资企业渠道。推进企业改制上市,落实《洛江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改制上市的意见》,为已在台湾上市的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帮助理顺产权,协助办理土地两证、通关、外汇管理等相关证明,并于上市前给予返还上市所得税奖励118万元,上市后及时给予兑现改制上市奖励150万元。鼓励台资银行入驻,对新入驻该区的银行机构给予一次性50万元财政奖励并按一定比例享受购房和租房补贴,投入运营后,可根据纳税情况,享受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部分减免缴纳的优惠。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逐年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一批科技创新龙头企业,推动企业转型提升。其中凹凸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依托“福建(泉州)针织机械行业星火技术创新中心”平台,已拥有11项实用新型专利,累计得到政府科技方面的奖励及台资企业发展专项资金300多万元。引进高素质人才,制定《关于开展洛江区机械机电产业领军人才培养实施意见》,每年更新《洛江区年度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努力为机械机电台资企业培养一支具有明显优势的机械机电产业人才队伍,为该区台资企业引进紧缺急需人才提供指导。落实人才奖励政策,开展2016年度民营企业高层次人才贡献奖励申报工作,及时兑现台资企业的高层次人才奖励金5万多元,同时探索创建高层次(台湾)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
营造亲商的氛围,充分发挥泉州市台资协会洛江联谊会,加强与台湾各界人士的联系交流。协助泉州市台协成立青年委员会,依托南少林国际学校举办台湾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探索开展“台商子女泉州行”和“台胞精英子女故乡行”等青少年交流活动。准确把握各种商机,借力海丝先行区建设、供给侧改革、“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措施,强化对台招商,对接台湾机械、电子、精密五金等相关产业转移,尤其是加强与台湾数控龙头企业的对接,利用现有嘉泰数控、尚邑模具等企业,争取在引进机械电子、数控科技方面有所突破。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多形式、多渠道宣传推介该区八峰水库和仙公山生态休闲旅游等招商项目,积极吸引台资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业、生态休闲旅游业。同时发挥蔬菜、禽畜、水果、林业、花卉、中药材农业6大基地优势,引进台湾现代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精致农业项目。
深化服务,促进台资企业发展。支持台资企业融资,由区财政全额出资,设立1亿元企业续贷周转金,支持在洛江辖区内依法登记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信用好、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经济效益良好、年纳税100万元以上、单笔贷款规模在1000万元(含)以下企业,可向所辖区域政府申请工业企业续贷周转金。稳定企业用工队伍,支持台资企业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对一次性首次引入来洛江区务工人员50人以上,并完成劳动用工报备,实际在企业服务满3个月以上的,按200元每人的标准奖励给用工企业。促进企业管理创新,引导企业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大力发展境内外电子商务,对年网上销售额突破1亿元的前三名龙头企业,每家给予一次性补助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