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江区现有建档立卡低于市定扶贫标准线下贫困户308户870人,今年来,区委、区政府出台脱贫攻坚实施意见,明确总体目标:即到2018年,现行市定扶贫标准线下的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将无法通过开发性扶贫措施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兜底脱贫,做到应保尽保;并实现农村低保标准与现行市定扶贫标准相衔接。到2018年,确保洛江区7个市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区平均水平80%以上,村财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村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区平均水平。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洛江区制定出台《关于开展挂钩帮扶深化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建立完善部门、干部挂钩扶持贫困村及户责任机制,每位区处级领导干部挂钩帮扶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区委常委挂钩指导脱贫7个市定贫困村、1个少数民族贫困村,全区所有村(居)都有区直部门挂钩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保困难户,各个乡镇建立科级干部扶贫挂钩,形成基层网络化全覆盖,确保真正做到全区30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户有人帮扶;出台扶贫脱贫十一项措施,从发展产业、转移就业、造福工程、加强教育等方面制定具体帮扶措施,实做到有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参与单位,助推贫困户和贫困村早日脱贫。同时,区委组织部出台《关于实施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计划的实施意见》,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脱贫攻坚任务按期完成。
强化财政资金保障。今年,洛江区设立小额贷款担保专户,初期拨存扶贫小额信贷风险担保金50万元,为贫困户发展设施农业、特色种养业、农村服务业等提供小额贷款财政贴息以及大学生就学补助。同时,区财政出资投入87000元,为全区所有建档立卡扶贫对象投保扶贫小额人身保险,贫困人口在投保的当年度碰到意外的人身伤害可领取一定金额的保险补偿金,切实减轻贫困户的经济负担。
推进整村扶贫开发。洛江区将整顿帮扶区级扶贫村纳入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在村容村貌、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特色农业、“一事一议”等方面,予以政策和资金倾斜,不断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7个市级扶贫村和1个少数民族贫困村都有村脱贫计划书,共计划实施帮扶建设项目53个,计划总投资2900万元。其中,河市镇厝斗畲族村立足村情,借助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农业产业和民族文化产业为指导,通过引进泉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盘活租赁200亩茶业园和种植700亩油茶,发展特色农业,增加村财收入。马甲镇永安村依托花卉种植优势,引导村民学习现代农业技术,流转闲置土地,大力发展花卉种植产业,成立泉州市洛江区湖景花卉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公司+经联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农民工创业基地,努力实现村民收入增加、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的目标。河市镇白洋村在市、区下派驻村任职干部的带领下,多渠道盘活村集体土地和闲置资产,新建厂房3幢2500平方米、引进非公企业5家等,实现村财增收;流转土地100余亩,发展铁皮石斛种植,为20余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实现村民增收。虹山乡白凤村借助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开辟村集体资源开发收入和服务经营收入,开发农产品种植基地,种植红心地瓜、无公害蔬菜,增加村民收入和壮大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