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江区以推动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精神扶贫等美丽乡村建设,助力精准扶贫脱贫。
推动产业扶贫。引导扶贫开发重点乡、重点村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发展旅游配套项目,促进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有效实现农民增收创收。罗溪镇扶持泉州园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建温室大棚6000m2,引进新品种“汕油”花生70多亩、“苏玉”玉米100多亩,扶持种植各类名优蔬菜220多亩、改造红蜜柚30多亩、黄金柚20多亩等,明显促进农民增收。河市镇白洋村甘蔗市场建设并投入运营,为当地群众提供交易平台,帮助当地群众创业创收。虹山乡依托农业合作社,鼓励村民发展饲养土猪和家禽业,建设100亩高山无公害甘薯、大米及霜冻芥菜生产基地,改造虹山茶场60亩,改种高档铁观音品种,提高茶叶质量及档次,引导农民做大做强以红心地瓜干、芥菜干为主的特色干菜加工业,提高干菜加工的品质,有效实现农民增收创收。
推动生态扶贫。引导扶贫开发重点乡、重点村依托乡村自然景观、自然生态、自然山水,以及不同的地域农村特色,不同的农业景观、不同的生活习俗和文化风情,进行整合包装、培育提升,打造成颇具浓郁特色的地方形象和品牌。虹山乡通过保护性整理具有二三百年历史的古森林区和护林碑,将古森林、古民居、古驿道保护,与沿漈溪休闲观光带、油菜花观光示范片、瀑布景区整修有机融合起来,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古色古香、绿色天然的美丽乡村日渐成型。
推动精神扶贫。引导扶贫开发重点乡、重点村为广大群众提供就近、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河市镇白洋村进行森林公园景观提升改造,完成登山游步道路基约2.1公里、村居绿化美化面积20亩,配备休憩亭、健身器材和公厕等设施。马甲镇永安村建成文化激情广场;启动北墘组活动中心项目建设改造;筹建农耕文化走廊、法制宣传长廊、湿地公园,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系列活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农民转变生活方式,形成农村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