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外有情帮修路化解积怨靠真诚
24日上午,河市镇溪井村出现了几名法官的身影,他们手抬肩扛,当起了“建筑工人”。原来,他们正在帮一起案件申请人郑阿婆筑路,收工时,三人身上已是一身泥一身汗。
“从来没有看见法官还帮人家筑路的。”附近的群众对法官的这一举动投来了赞许的目光。据了解,为了化解郑阿婆和林氏兄弟之间的纠纷,洛江法院执行法官先后30多趟来到溪井村,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力量协助参与调解,共同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最终双方终于达成和解协议。
考虑到申请执行人郑阿婆年事已高(65岁),而阿婆的儿子在外打工,执行法官决定前往阿婆家,将这段路修整完毕,于是才有了开头提到的那一幕。阿婆见到法官忙前忙后,也拿起锄头挖土,被执行人林某甲见状也前来帮忙。
重达一两百斤的石条,着实考验几名法官的体力,稍微轻点的,两名法官合力用手抬,重点的用肩扛。一个多小时后,这段路终于修好了,法官们已累出了一身汗,沾了一身泥。看到路面同行无碍,郑阿婆非常高兴,一场邻里纠纷得到圆满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