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鲤城区 > 家在鲤城 > 正文

琵琶一曲道不尽 风雅斋内见匠心

来源:鲤城微事 2020-07-27 16:17 http://www.mnw.cn/

  在鲤城区打锡街的一栋旧居民楼中,藏着一间风雅斋工作室,这里时而飘出优雅动听的琵琶弦音,时而传出敲打钻磨的木工制作声。工作室的主人叫李建瑜,说是工作室,其实就是在家中隔出来的5平方米小房间。只要一有时间,李建瑜就会躲进这片小天地,戴上老花镜,钻研让木头会“唱歌”的神奇魔法。

7

李建瑜正在工作

8

风雅斋工作室

  年少结缘琵琶 磨难锻炼意志

  今年54岁的李建瑜,南安诗山人,在鲤城定居已有20多年,受父亲影响,李建瑜十几岁就与南音结缘。“我父亲年轻时开始操办村里的各种事务,类似于‘管长’。空闲的时候,他就会约上几个朋友一起唱南音、弹琵琶。”李建瑜回忆道,小时候,父亲和朋友一起自制琵琶,他时常在一旁看得入神,但大人们总是没法做好调音这一环节,反而是他这个小孩子,总能“奇妙”地把音调准。那时,他已经显露出音律上的天赋。

  20岁那年,李建瑜去广东的一家针织厂打工。即使远赴他乡,李建瑜还是带了一把琵琶做伴。针织厂工作量大,每天要工作长达12个小时,闲下来时,他最爱弹一弹琵琶,轻揉慢捻之间,吟上一曲南音,不仅消缓了一天的疲乏,也能暂时慰藉思乡愁绪。

  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能力,李建瑜很快提升担任车间主任,四年后,他返乡自己开了一家针织厂,但没过多久,因经营陷入困境,无奈关停。失意时,南音给了李建瑜慰藉,也给了他启发:既然自己这么喜欢南音,为什么不从事跟南音有关的工作呢?有这个念头后,李建瑜异常坚定,甚至当时有人请他担任纺织厂厂长,并许诺给他在泉州买一套价值20万的房子时,他也拒绝了,因为那个和南音有关的未来,在他心中已经越来越清晰。

  以琵琶养兴趣 巧匠勤练技艺

  李建瑜至今仍清晰记得,1997年7月1日的夜晚,他第一次参加南音社的演出,3个小时收入15元。但通过演出赚取微薄的钱,对于已经成家且育有一子的他而言,这条路是行不通的。于是,李建瑜开始尝试制作南音琵琶。

  或许是从小常看父亲制作琵琶的缘故,李建瑜很快就上手了,但还是遇到了小难题,“当时是请别人帮忙上漆,但效果我并不满意。后来,我又自费找师傅学上漆的工艺,这才制作完成。”第一把琵琶制作了近两个月,刚做好就卖了出去,卖了600多块。此后,晚上演出、白天制作琵琶,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李建瑜乐此不疲。

  制作琵琶需要经过选料、锯料、粘面板、上漆、调音等十几道工序,“半路出家”的李建瑜说自己并没什么诀窍,就是踏踏实实地下苦工,每一道工序都认真钻研,马虎不得。为了提高制作技术,李建瑜还经常与其他同行切磋。“每一次演出我都会趁机用一用别人的琵琶,想想别人的琵琶使用手感好或是音色好的原因。”李建瑜说。

  始于技艺、忠于人品。业内对李建瑜的评价是:“琵琶做得好,人做得更好。”他制作的练习琴长期保持在1800元的价格,已经多年不曾涨价了。而且为了激励晚辈们继续深造,李建瑜想了一个办法,“有些孩子学了好几年后基本功练扎实了,一般都会想换一把更好的琵琶,可以把旧琵琶拿过来抵1800元,也算是给他们减轻一点负担。”李建瑜说,他希望自己能给晚辈们多一点切实的帮助,毕竟南音艺术的延续和传承还得靠“后浪”们。

  迄今为止,李建瑜制作的琵琶数量多得自己也记不清了。他坦言,还没有制作出一把让自己非常满意的作品。所以每当完成一把琵琶,他都会选择卖出去,因为他坚信自己更好的作品是“下一把琵琶”。

  为南音尽绵力 子承父业继衣钵

  这些年,李建瑜不仅开了自己的琵琶制作厂,还经常受邀到国内的一些艺术学校演出、授课,为南音事业培育更多新秀。并且也多次受邀前往东南亚国家、韩国等进行演出,将南音艺术传播到海外。如今,他还多了两个身份:先生和师傅。向他学习南音和琵琶弹奏的学生尊称他为“先生”,学习南音琵琶制作的学生则尊称他为“师傅”。

  李建瑜收徒的门槛不高,只要热爱南音,诚心想学,就可以成为他的学生。但李建瑜对南音的热爱是带着点“倔脾气”的,入门后,就得遵照他的规矩。北京的辛庄师范实验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来泉州游学,由李建瑜教授他们南音演唱,他立了两个“铁规矩”:必须唱闽南语,必须使用传统古谱。这两个“必须”也是他对所有学生的要求。

  让儿子继承自己的手艺一直是李建瑜的心愿,但他并没有强加之意,“不能操之过急,他的心性还没定下来。”李建瑜非常清楚地知道要做好这门手艺,必须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因而,等儿子李毅鹏在外历练三四年后,李建瑜才将他带在身边,从最基础的技能开始教起。如今,李毅鹏已经学习南音琵琶制作近5年了,风雅斋工作室里常能看到父子二人一起研究探讨的画面,李毅鹏也希望能早日成为父亲手艺的传承人,将琵琶制作技艺更好地延续下去。

  有的人年少便惊艳四方,有的人则大器晚成,李建瑜属于后者。30岁之前遇到的挫折反而成了人生财富,因为那些磨炼,李建瑜的心性更加沉稳和踏实,也才能熬过在风雅斋工作室里单调而漫长的时光。南音也好,琵琶制作也好,对于李建瑜而言,年少时是一份兴趣,壮年时是一门谋生的手艺,如今已成为一种坚守和传承。

原标题:【家在鲤城】琵琶一曲道不尽,风雅斋内见匠心
责任编辑:连培煌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承古训•扬医道”泉州市中医院举行拜师仪
  • 南安首个乡镇慈善协会在东田成立 募集认捐
  • 看见惠安|周末愉快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视频】惠安开渔啦!
    【视频】惠安开渔啦!
    医解百科︱隔夜西瓜能不能吃?(视频)
    医解百科︱隔夜西瓜能不能吃?(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聚焦民生痛点 解决急难愁盼 上半年福建纺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 1—7月福建烤鳗出口全国第一 “精致露营”成热潮 厦门推出举措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沙县小吃全产业链招商活动在北京启幕 连城县:一颗百香果背后的富村实践 全省最大硫酸铵集散地再创纪录 单个货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