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在政策推动、环境营造、产业支撑诸多因素影响下,2017年泉州电子商务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全市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突破4000亿元,比增42%,连续三年保持全国第7位、全省首位。而在鲤城,也有一条街道,凭借着电商发展刷足存在感。
据统计,2017年“双十一”当天,临江街道辖区电商企业销售额突破4.8亿元,比增18.7%。其中电商总部150家电商企业全网销售订单45万余单,销售额突破3亿元,比增18%。
1、转型:从鞋业一条街到试水网络销售
2017年“双十一”,幸福网店商城人头攒动
2017年“双十一”,幸福网店商城创下了傲人的业绩:商城1200多家电商商户全网销售订单300万余单,销售额突破1.8亿元,比增20%!很多人或许不知道,位于鲤城临江街道的福建省首家网店商城,前身是一条鞋业街。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成型,幸福鞋业一条街曾经红火一时。2008年,随着旧车站外迁和其他区域制鞋业的兴起,幸福街日渐没落,以前的车水马龙变成了门庭冷落。这一年,金融危机、网购市场的风起云涌,给幸福街商户的信心带来打击。
为了摆脱困境,临江街道扭转思路,引导辖区一些传统的批发商户开始尝试网络销售逐渐转型,并于2009年创办了福建省首家网店商城——幸福网店商城。
从实体批发到网络批发,再到“实体+网店”的经营模式,在幸福网店商城的引导下,商户们重新焕发活力。几年发展下来,幸福网店商城内注册商标2000多枚,天猫商家300多家,淘宝商家4000多家,占据了淘宝天猫男鞋类目半壁江山,形成了以“幸福品牌”为主的淘品牌。线下日均配货订单达30万单/天,年销售额超过100亿。
2、升级:从网店商城到“一商城一园区一基地”
位于义全街纵横大厦的丰泽供销大楼,是临江街道打造的幸福电商园,这栋大楼整体改造面积达1.75万平方米, 1-4层拟改造成电子商务店面,5-10层拟引入企业总部打造高级办公写字楼,并配套建设停车场,可容纳300多家电商企业,并计划引入8-10家企业总部,预计年营业额可达10亿元以上。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充实幸福街商圈电商载体,是临江街道创建第二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园区)的创新之举。
为了夯实电商发展基础,开拓电商市场,临江街道频频出招:牵头发起成立泉州市网络零售协会,为幸福街所有电商提供商品推广、美工设计、培训辅导、物流仓储、金融担保、税务开票、知识产权代理等全方位服务。推行“互联网+实力产业群”项目,与阿里巴巴签署泉州市品控服务商合作协议,成为阿里巴巴在全国的首个试点……
如今,临江街道已成功打造“一商城、一园区、一基地”格局,电商发展迅猛。以电商总部基地为例,已招商入驻国内外知名品牌花花公子、吉普、骆驼、意大利阿玛尼、纽巴伦、新巴伦、迪赛吉普、索克尼、马可维奇等中小微电商企业150家,市场日均线上发货量5万单左右,日均线上成交金额250万,市场日均人流800人次。基地内地下室流水线配套建设的物流分拨中心,引入四通一达、顺丰、EMS等快递企业。
3、飞跃:从电商基地到跨境开拓市场
2015年6月10日,电商业的又一个“春天”来了。这一天,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借着这股春风,临江街道再次发力,扶持电商企业“开枝散叶”到了境外。
着力点之一,就是搭建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跨境电子商务O2O平台“海丝贸易网”,为入驻商家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一站式交易服务。海丝贸易网平台现设有美国和南非两个分站点,在南非站点设有“中国泉州—鲤城品牌专区”,推动鲤城家居工艺品、家居饰品、鞋服箱包等适合出口的品牌企业“走出去”。据公司预计,南非“中国泉州—鲤城品牌专区”2017年下半年-2018年上半年创造的出出口交易额可达1.5亿美元,为鲤城区创造税收1千万美元。
另一个着力点,是开发个性定制跨境电商平台。Forudesigns平台于2016年9月上线,首创D2M2C(D:设计师、M:制造端、C:消费者)模式,实现在线设计、单件定制、在线销售三大功能,为全球有设计灵感的创作者提供零成本创业的跨境设计+电商的在线平台,也为有定制需求的消费者提供个性化产品。目前Forudesigns平台产品已覆盖鞋服类、箱包类、家居用品类、电子配件类等70多个品类,从最简单的手机壳、电脑包,再到时尚女包、鞋子等。
虽然新的挑战不断涌现,但在政策的带动下,电商市场正在蓬勃发展。未来,临江街道将进一步抢抓时机,加强对电商企业的服务引导,扩大电商示范企业的创建规模,发挥电子商务示范建设成效,培育一批本土优秀电商企业、电商领军人物。(来源:临江街道 记者 庄玮瑜 实习生 李政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