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惠安 > 惠安新闻 > 正文

惠安崇武“石获”藏玄机 屹立500年仍发挥作用

来源:泉州晚报 2014-12-23 12:29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身处渔村人未识 崇武500岁“石获”藏玄机

或与澎湖近300年历史的“石沪”有渊源

“石获”立于崇武镇峰后村,历练500年仍未毁。

  建造于500多年前的惠安崇武峰后“石获”,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重新被人们认识。这个“石获”和著名的澎湖“石沪”同属一种古老的捕鱼设施,却比后者早了200多年。

  位于崇武镇五峰村峰后自然村海滩上的“石获”遗存,由花岗岩砌成,呈弧形,长度300余米,高一米多,最宽处达5米。“历史这么久,却一直鲜为人知。”昨日,惠安重华文史研究会秘书长陈金良告诉记者,今年该研究会在崇武峰后的飞钱陈氏宗祠偶然发现了陈氏族谱中关于这处“石获”的记载。

  这本编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族谱记载:“大明始祖上宣公暨冯氏开基东厝神主,平生见(建)造石获……”根据族谱推算,建造的时间大概是在明朝成化至弘治年间的1486年至1490年。

  据当地80岁的村民陈秀良等人介绍,陈上宣(陈宣公)迁居峰后,为了保护子孙才组织族人修筑了该“石获”。直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该“石获”仍在使用。

  据了解,“石获”是一种古老的海洋捕鱼构造,其原理是根据潮水涨退及鱼群回游特性,在海上筑起一道道的弧形石墙;涨潮时,鱼群会顺着海水流动进入“石获”觅食;退潮后,“石获”就拦住了鱼群回游的路线,渔民借此捕获。

  这种构造在中国台湾的澎湖及世界各地都有发现,只不过,澎湖称之为“石沪”,其他地方称之为“鱼沪”。有文字记载的“沪”类捕鱼设施,此前最早记载于公元1720年的《台湾县志》中。

  “海峡两岸农耕、渔业生产方式一脉相承,互为补充。”泉州市文管所研究员黄真真说,早年,闽南地区百姓漂过海峡到宝岛繁衍生息,澎湖很多民众即为泉漳一带的后裔。大陆的文献资料记载较早,如果得到证实,这说明澎湖的“石沪”捕鱼技术有可能也是从大陆传承过去。(记者 廖培煌 黄枫 陈小阳 文/图)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两岸学子相聚泉州 开启闽南文化学习交流之
  • 南安召开产业基金发展座谈会
  • 南安:AI赋能低空经济智启未来装备新生态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这5种习惯都会伤害你的胃(视频)
    医解百科︱这5种习惯都会伤害你的胃(视频)
    医解百科︱为什么要经常出去玩?(视频)
    医解百科︱为什么要经常出去玩?(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厦门市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 调整从今年1月 厦门喊话2025届高校毕业生:来厦就业创业 石狮奋力托举6万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两高一部”联合发布依法惩治帮信犯罪活 今明厦门市仍有中雨到大雨 局部或有暴雨 永宁西偏村“英雄调解”彰显基层治理智慧 永宁西偏村“英雄调解”彰显基层治理智慧 厦门市博物馆精彩呈现“宋风消暑雅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