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惠安 > 惠安新闻 > 正文

短视频赋能,惠安非遗“破圈”生长

来源:福建日报 2025-09-26 10:27 http://www.mnw.cn/

  在短视频成为主流信息传播方式的今天,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迎接着如何保持生命力、吸引新生代的挑战。

  坐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项、省级7项、市级20项、县级88项的惠安县,正积极拥抱变化,通过“非遗+新媒体”的战略,借助抖音、趣看、微信、小红书、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特别是短视频的力量,为非遗的活化与传播注入新动能,探索出一条创新发展新路径。

  创新传播,构建非遗传播新矩阵

  9月26日,“惠声惠色”惠安行短视频大赛作品征集申报正式启动。大赛旨在发挥短视频传播优势,全景呈现新时代惠安县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与丰硕成果,全方位塑造城市品牌形象,加快推动文旅兴县和惠女风情推介年活动走深走实。这是惠安持续以“短视频”赋能非遗传播的又一举措。

  相较于传统的交流方式,短视频凭借其易传播、轻量化的特点,能够循序在社交平台形成扩散效应,尤其受到年轻群体青睐。它打破了传统文化传播的时空限制,使非遗文化更广泛地触达不同地域的受众,成为惠安非遗活态传承的数字化新引擎。

  7月18日至19日,“城墙之夏 艺见惠女”自媒体博主走进惠安采风活动举办,成为惠安借助新媒体力量的一次集中演练。30多位全国知名自媒体博主和惠安本地网络人士代表齐聚惠安,共同探讨惠女文化传承创新与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活动中,主流媒体发挥专业深度与权威公信力优势,对惠女文化历史流变、当代价值展开持续、深入且具备引领性的探讨与报道。而自媒体大V则用敏锐的洞察捕捉惠女生活感人瞬间,用Vlog、纪实短片、深度图文等多元叙事,鲜活展现“新惠女形象”。

  活动参与博主在各自平台发布了关于惠安的原创内容,形成了传播矩阵效应。据统计,活动结束后一周内,各平台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2000万次,形成了显著的传播矩阵效应,有效提升了惠安文旅品牌的网络声量。

  “惠女文化传播应该更加注重年轻化表达,可以通过短视频挑战赛、网红打卡点设计等方式,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互动。”抖音博主“文化行者”表示。

  《惠安美食地图》短视频生动介绍鱼卷、地瓜粉团等当地特色美食;B站纪录片《崇武古城:海浪声中的文化记忆》获得平台首页推荐,弹幕互动热烈;微博话题#惠女文化出圈记#登上同城热搜榜,讨论量超过5万条;抖音话题#这就是惠安女#挑战赛参与视频超过1000个,总播放量突破800万次。这些案例表明,短视频打破了非遗传播的时空限制,以其直观、生动、趣味的形式,极大地拓展了惠安非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自媒体创作者是新时代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我们期待通过他们的创新表达讲好惠安故事,让惠安非遗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惠安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活化内容,担当非遗创意新引擎

  近日,在2025中国国际时装周颁奖典礼上,“惠安时尚之夜”的大秀刷频朋友圈——惠安女服饰以动态展演形式惊艳亮相,通过短视频迅速传播,使这一国家级非遗从渔村日走向国际舞台,成为活跃于当下的“活态文化”。

  短视频不仅是传播工具,更是内容创新的“创意引擎”,促使非遗与潮流文化碰撞,实现年轻化、时尚化转型。

  “惠女曾梅霞”的视频号便是典型案例。穿着传统服饰的惠安女,在海边劳作、种植作物、绣花洗衣……打开“惠女曾梅霞”视频号,480条原创内容,持续讲述关于惠女文化的点滴历史,惠女精神就这样润物细无声地传播到了大众的心中。

  展示传统惠女服饰的同时,也进行非遗的创新传承。“今天又穿上我们传统惠安女的贴背,一面是黑色的,一面是蓝色的,应用了现在新的改良风,有绣字‘发发发’。”短视频展示的改良版惠女服饰“贴背”一衣两穿,并巧妙融入“发发发”绣字等现代寓意,讲述传统与当代生活的融合。

  黄吾野故居的南音表演、林广记的渔家角力表演、下王厝的二胡与萨克斯表演,以及染丝井的琵琶弹奏表演……这些传统艺术与现代元素创新融合的短视频,展现了惠安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积极探索。

  风趣幽默的“爆款短视频”、文化微纪录片、剧情短剧等,正赋予惠安非遗文化“年轻态、艺术化、趣味性”的新面貌。

  “超有趣的来啦!这次是Labubu开箱,居然还来了个大变身——扮成惠安女。”当萌趣公仔Labubu穿上和曾梅霞同款的惠安女贴背、戴上惠安女传统花头巾,传统与潮流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迅速吸引网友关注,纷纷询问“衣服卖吗?”“小饰品哪里可以买到?”

  在惠安县举办的“海韵惠安 匠心礼赞”文创伴手礼征集活动、暑期文旅消费季抽奖活动中,“Labubu×惠女服饰”产品将潮流IP与惠安非遗文化结合,受到年轻人热捧,一上线就售罄,显示出市场对创新表达的热捧。

  “我们将结合当下火爆的文化IP,嫁接网友的情绪共鸣点,推出更多接地气、有温度、易传播的新媒体作品,进一步提升惠安传统文化的品牌影响力,引爆全平台热点浪潮。”惠安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赋能产业,激发非遗经济新活力

  短视频的赋能最终体现在促进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和文旅融合上,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实实在在的活力。

  目前,惠安县共有传统工艺相关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11人,市级20人,县级92人,其中大部分为扎根于镇村的能人巧匠。如今,他们积极“触网”,利用短视频展示技艺、推介产品,直接带动技艺传承和产业发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吴德强,以“吴德强丰盈雕刻”视频号为平台,展示锤錾刻刀之下一块块顽石如何涅槃重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蒋清兰,通过“蒋清兰工作室”视频号,分享在石头上“绣花”的影雕故事;传承祖辈石雕传统技艺的王伯福,开设“王伯福龙溪”视频号,致力于展示“闽南传统营造技艺”……通过新媒体短视频,“让更多人喜欢、关注惠安石雕,推动技艺传承与发展”。

  这些努力的背后,是惠安县近千家石木雕生产企业、10万名从业人员和年产值超1000亿元的雕艺与建筑产业基础,非遗产业无疑是惠安无可取代的支柱产业之一。

  不仅如此,惠安还聚焦非遗文化与当代价值观的深刻联结点,深化主题创作,引发广泛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将短视频的传播有效转化为文旅消费动力,推动地方文旅经济发展。

  今年暑期,惠安县举办“惠女服饰变装体验”。清末民初崇武山霞婚嫁款、民国时期小岞净峰婚嫁款、现代小岞净峰婚嫁款、现代崇武山霞日常款……沉浸式的“惠女服饰变装体验”活动通过短视频传播扩散,引发网友“谁说传统不能潮”的赞叹。

  通过短视频传播,打造“主客共享”的文化盛宴,为惠安吸引众多游客。据统计,2025年惠安已累计接待游客331.2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7.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4%与13.3%,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赢。

  通过“创新传播、活化内容、赋能产业”三位一体的方式,短视频为惠安非遗的“活态”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未来,随着技术演进和创作深入,短视频将继续深度融入非遗传承与发展,助力惠安非遗在数字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何金 黄琼芬 陈秋红)

原标题:短视频赋能,惠安非遗“破圈”生长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频道推荐
  • 安溪:不同的笑脸 共同的心声
  • 永春县呈祥乡举办“祖国永春 山水呈祥”穿
  • 田野趣玩遇非遗盛宴 永春国庆假日文旅活动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乡遇龙苍 侨见国潮”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镇龙苍中秋国庆文旅嘉年华(视频)
    “乡遇龙苍 侨见国潮”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镇龙苍中秋国庆文旅嘉年华(视频)
    医解百科丨吃太饱容易生病(视频)
    医解百科丨吃太饱容易生病(视频)
    专题推荐
    世遗泉州
    世遗泉州

    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新质生产力在泉州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在京 烈士纪念日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仪式在榕举 周祖翼赵龙在福州调研国庆中秋节日安全稳 “十四五”期间,福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实 福建综治大数据平台开通上线 福建省政协召开重点提案督办“三结合”座 福建土楼王子景区推出非遗百戏表演 福建省公安厅举行向公安烈士敬献花篮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