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惠石化工业园区(邓文祥 摄)
惠安深知传统产业要实现新的提质发展,需要塑造新的生产业态、新的竞争优势,实现“破而后立”。以“智改数转”为切入点,惠安稳步实施南王二期、长塑薄膜等16个重点技改项目,兑现“技改贷”“创新基金”超3亿元,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85家。1—5月,实现技改投资30.8亿元、增长110.7%。惠安还引导龙头企业做好主辅分离工作,实现生产提质增效。以“加快入园上楼”为抓手,惠安锚定“产业园就是产业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目标,滚动实施13个标准化园区建设项目,叠加推出首年免租、拎机入驻等入园政策包,累计建成72.7万平方米标准厂房,规上企业入园率提升至55.2%。同时,惠安还全力打造区域性品牌,高规格举办校服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依托1300亩中国校园服饰产业基地、省纤维检验中心惠安分中心和上下游近千家市场主体,整合申报“惠安校服”集体商标。
文旅破圈发展,成为不少城市实现发展增量的一大方向。惠安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打响“风情惠安”文旅IP,今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亿元、增长25%,荣获全省旅游品牌强县正向激励。其中,惠安激活海洋文化、雕艺文化的文旅优势,以32公里国道228线惠安段为轴,串联打造崇武古城活化利用、惠女精神传习地、小岞艺术交流中心等重磅项目,推动泉州地区最大规模橘若文创园试营业,打造“海的女儿”民俗体验区;以雕艺文创园、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习所为基点,创设全国首个“中国雕刻艺术传承基地”,联动鼎立、霞飞等省级观光工厂、雕艺体验工坊,打造“惠安工匠”非遗体验区。值得一提的是,惠安还以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提升文旅向心力、吸引力:借势电视剧《春色寄情人》热播效应,推出“三大渔女”汇聚惠安、诗会名家名刊惠安行采风等爆点活动,带动崇武古城等取景地火爆出圈;举办“李周杯”等展赛活动近100场,“惠女秀风采匠心承非遗”体验游入选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
“五一”假期,崇武古城水关文旅活动火爆。(惠安文旅供图)
向“新”前行,关键在于激发企业的创新力、发展力。“要简单、来惠安”,这句朴实之中饱含满满诚意的口号,是惠安对广大企业家做出的郑重承诺。聚焦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瞄准一流、对标先进,惠安厚植“惠企安商”的营商土壤,让企业放开手脚去闯、去拼。政策“直达企业”,惠安连续2年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推出147项改革创新举措,同时依托“免申即享”线上直达平台,扩大“红利清单”适用范畴,“一企一单”算清楚、兑现好,累计兑现惠企资金8.83亿元。政企“亲清交往”,党政主要领导带头与企业家餐会、茶叙,交办解决疑难问题58个,并制定领导干部出席慈善捐赠仪式暂行规定等文件,累计举办捐赠活动520多场,募集超12亿元的教育慈善基金。今年以来,惠安累计新设市场主体7000多家,“四上”企业突破千家,制造业贷款余额超300亿元。
下阶段,锚定GDP增长6%等一揽子目标,惠安将积极筹备石化产业发展大会、雕艺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千年海丝、万里海疆”文旅推介会等重磅活动,攻坚中化二套乙烯等56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2900亿元,抓实120家重点企业纳统入库任务,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