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宫公交站,一片繁忙
闽南网12月26日讯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也是泉州公交发展有限公司面临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和挑战的关键之年。这一年年底,泉州公交正式启动机构改革,为泉州公交发展定下基调——打造智能公交、绿色公交、美丽公交、平安公交!
如今,改革满“周岁”啦!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泉州公交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入推进的第一年。
在这一年里,泉州公交公司继续按照泉州市委、市政府确立的打造“980平方公里大公交”的目标,以“增强忧患意识,推动长远发展”为主线,紧扣“服务民生”这一中心,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完善管理体系,优化经营结构,狠抓“三个建设”、“六个突出”,努力实现管理上档次、服务上水平、效益上台阶的总体目标,基本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年度任务。
城东公交公司回场维修点
智能公交 借力信息化管理
泉州公交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65年,拥有运营线路59条,线路总长度约1180公里,总营运车辆895辆,万人拥有公交车14.1标台(达B类城市一等),年客运量约1.1亿人次,出行分担率11.3%(达B类城市四等)。公司现有5个运营分公司,分居江南、东海、洛江及城东四个区域,1个场站建设管理分公司、1个维修管理分公司和2个全资子公司——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公交发展有限公司和泉州台商投资区公共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实现站运分离和运修分离。
“智能公交”时代迎面而来:2010年投入GPS智能调度系统,升级CAN总线,目前,信息化、智能化已遍及车辆调度、车辆日常维护保养和维修、营运数据统计分析等。
今年6月,泉州公交人工售票成为历史。同时投入20多万元启用自动洗车机,提高车辆整洁度及洗车效率。
建立信息服务中心后,新浪微博“泉州公交车”已经成为一个拥有15000粉丝的有影响力官微,向社会公布运营信息近1600条,接听、答复咨询电话1000多通,受理官网、微博、信件等反映问题1036件。
接下来,将落实智能公交电子站牌建设,开发与交警联网的车头监控系统,实现公交专用道实时监控,继续推进IC卡功能建设,提升营运服务与管理水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