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4月21日讯 黑胡椒从哪里来?海上丝绸之路如何兴起?“渡海观音”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上周五下午,来自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黄皓婧老师为泉州师范学院附属丰泽小学的35名海都小记者带来了一堂丰富的海丝文化课。(海都记者 黄晓燕 文/图)
海交馆黄老师给小记者讲述海丝文化
我了解了海丝文化
□海都小记者侯淳鑫(泉州师院附属丰泽小学六年一班)
今天,黄皓婧老师给我们讲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由来。简单地说,海上丝绸之路的由来是因为陆地丝绸之路被封了,所以才有了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传递两岸信息,交换物品,跨越了两大洲——亚洲和非洲。我们从非洲运进来的香料、珠宝、象牙、沉香木等珍贵的东西,这些都是“进口货”。而我们运出去的陶瓷、茶叶、丝绸等美丽或美味的东西,这些都是“出口货”。而这一切应该是从陆地上传过去的,要不是被封了,这些东西不会从海面上传过去。
现在,在泉州开元寺,有泉州唯一一件国宝级古物,这件古物强有力地证明了泉州就是海丝的起点,这件古物就是在海交馆展览过的古船。海上丝绸之路就是用来运货物的,同时它也代表了我们的精神,各种传教,各种心灵手巧,各种不屈。
这就是我所了解的海丝文化,你们呢?
海上丝绸之路
□海都小记者林赫(泉州师院附属丰泽小学三年二班)
大家知道海上丝绸之路是什么吗?元代战乱时,陆地被外国军队封锁了,大家只好从海上运送货物。
海上丝绸简称“海丝”。在古代,因为人们需要外国的珠宝、香料等,所以我们要乘船到国外购买。外国人也需要我们中国的货物,比如陶瓷、茶叶和丝绸等。其中外国人最最需要的就是丝绸。因此,人们就把其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不仅可以运送货物,而且还可以增加各国人民来往,海上丝绸之路流通了各地区的物产,也加深了各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
现在,社会发展了,但各国间的交往依然存在并且更加发达。海上丝绸之路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海丝泉州
□海都小记者王斌(泉州师院附属丰泽小学六年一班)
今天,来自海交馆的黄老师来到学校为我们讲述了一节生动有趣的海丝泉州文化课。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知道了丝绸之路是横贯亚欧的通道,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在通过这条慢慢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因此取名为“丝绸之路”。在这条路上发生的故事不计其数。我印象最深的是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欧内陆交通要道,与西域各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成了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我还知道投笔从戎的班超,他为了祖国的利益,在西域竟然住了32年,才使西域和内地连为一体,为中华民族的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都为亚欧文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看看这些英雄的行为,想想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丝绸之路贸易所给东西方带来的巨大影响,让人惊叹。
丝绸之路的奥秘
□海都小记者黄烜(泉州师院附属丰泽小学三年一班)
今天下午,泉州海交馆的黄老师,来我校给我们介绍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知识。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沿海地区的居民,很早就从事航海活动,不断探索海外未知的世界。由于中国人和亚洲、非洲以及欧洲广大地区居民的共同努力,逐渐建立起一条联结东西方的海上交通线,人们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众所周知,丝绸是古代中国的特产,也是世界上各国人民喜爱的商品。古代东西方的陆上和海上交通线都以丝绸命名,说明中国在东西方交往中处于一种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
通过这次讲座,我懂得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些奥秘,希望我今后有更多机会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