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0月14日讯 “我家孩子怎么那么好动啊,坐不住咋办呢?”“原本觉得女儿挺聪明的,对她期望也比较高,可是小学这一小段时间来,发现她样样都达不到我的期望值。怎么办?”……开学一个多月,泉州市区不少小学都召开了一年级新生家长会,会上新生家长有着各种焦虑。
开学一个多月,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对孩子来说是个很大的转变。上课的内容不再像幼儿园那么活泼,课业压力变重,每天都有需要完成的作业,该怎样让孩子更快更好地适应?
针对新生家长遇到的种种困惑,海都记者做了归纳,并由资深教育人士来指导家长们走出困境。
top1
内容平时都辅导过了
成绩还是不理想
“唉!我每天都给他当陪读,考得还是不理想。”小学一年级新生第一次小测后,泉州师范学院附属丰泽小学等市区不少公办学校都召开了一次新生家长会,会上有不少家长发出如此感慨。
家长刘淑兰告诉记者,她一直觉得女儿脑袋瓜挺聪明的,对她的期望也比较高。“都说开学第一个月很关键,家长要陪读,这样孩子才不会掉队。”刘淑兰说,为此,她每天雷打不动,首要任务就是晚上7点准时陪孩子读书。可是陪了一个多月,最让刘淑兰觉得挺失落的是学校的第一次小测,“卷子拿回家一看,都是很简单的内容,我平时都辅导过的,怎么只考80多分呢。”
刘淑兰的纠结,同样也困扰着不少新生家长。泉州市通政小学一年级的新生家长许女士说,每天她都很用心地和孩子交流,当天老师教了啥,有哪些作业要完成,孩子至今还经常答不上来,“急死了,怎么才能让他快速进步”?
专家建议:
耐心点,帮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
“急于求成,这是新生家长会后很多教师反映家长存在的心态。孩子每天回到家后,家长都要问学了哪些知识,关注点往往在成绩方面。”泉州市晋光小学倪著铭副校长提醒家长,小学一年级的功课对于孩子并不难,相对于学习知识,帮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热情更为重要。
倪副校长说,家长对于学习成绩过分关注,无形中也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不妨试着用一些轻松的方式帮孩子适应学校,比如带着孩子去熟悉的同学的家里,一起完成作业,谈谈平时学习中的乐趣,互相促进,这不失为一个好的适应方式。
top2
字写得不好
一页只够孩子写六个字
开学一个多月,教孩子写字这门技术活也难倒了不少新生家长,“会写字”和“写好字”,孰轻孰重?
“在写字方面,我和孩子他爸产生了分歧。”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学生的家长吴莹莹告诉记者,刚刚学写字的儿子,写的字歪歪扭扭的不说,还很大,通常一页作业本只能写五六个字。“自己的名字中的‘浩’字,儿子将‘氵’写成‘冫’,而且左右两部分分得很开。”让孩子擦掉重新写,可儿子只愿意在左边补上一点,母子俩为一个字僵持着,最后儿子被自己揍了一顿。
吴莹莹认为书写要美观整洁,毕竟字如其人,从小让孩子写得一手好字,这对孩子将来有好处;而先生则认为,才一年级的孩子,会写字已经很不错了,可吴莹莹如此粗暴的做法会打击孩子自信心,破坏他对写字的兴趣。一个“浩”字,让吴莹莹夫妇第一次在教育儿子上产生了意见分歧。
专家建议:
不要打骂,要特别保护其求知欲
“‘会写字’和‘写得好’并非是矛盾体,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丰泽第二实验小学赖校长认为,书写美观会随着孩子的审美认知慢慢调整,家长不必太担心。这阶段的孩子学习兴趣最重要,家长们要特别保护其求知欲,家长吴莹莹可以采取较为缓和的手段,让孩子自愿改正过来,而不是用打骂的形式。
对于孩子爸爸认为的会写就不错的观点,赖校长也认为有点不妥,要知道一些不良书写习惯一旦养成,事后纠正会比较难,而且如果孩子书写潦草,很可能会被老师要求重写,反复如此会影响学习兴趣,因此,家长确实需要在教孩子写字上多下工夫,尽量让孩子从小养成书写工整的习惯。
top3
上课讲话、折纸飞机
“老师上课内容幼儿园学过了”
一个多月来,家长廖女士就接到儿子老师的多次“投诉”,原来儿子在课堂上总是“坐不住”,不是找身边同学讲话,就是抢同桌的作业本,在上面画画。这不,数学小测试卷一发下来,儿子更过分,上课期间将人家小姑娘的卷子抢过来,折纸飞机,惹得小女孩伤心大哭,让老师一顿批评。
廖女士很气愤,质问儿子为什么上课不认真听老师讲课,儿子回了句“老师讲的我都懂了啊”!原来,廖女士一直重视儿子教育,在幼儿园时每天晚上都给孩子上一节课,教孩子写字、算术。如今,当身边的同学还在掰手指做10以内的加减法时,儿子做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不在话下。
听完儿子的回答后,廖女士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可“抢跑”事实都已造成,那究竟该如何收尾呢?
专家建议:
“抢跑”学生,可用较难的题目给孩子表现机会
“好奇心是孩子认真听课的最大动力,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容易让孩子在课堂上失去学习新鲜感。”丰泽区第七中心小学林校长说,北京、上海等地曾有统计数据分析显示,学生“抢跑”,刚开始会有一些优势表现,但在三年级之后就不明显了,因此教育部主张小学新生“零起点”入学。
对于像廖女士儿子这样的“抢跑”学生,家长可以和老师沟通,以鼓励的形式,用一些较难的题目给孩子一些表现机会。比如“这道题目比较难,你肯定会”,这样孩子肩负“使命”就会认真听课了。对于一些起步慢的孩子,家长可以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并及时鼓励,让孩子在自己的优势智能中找到自信。(海都记者 黄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