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帮女儿培养兴趣
生物的世界要比几条毛毛虫大多了。王闽铭对小植物、小动物感兴趣,说起来父母还算是她生物方面的启蒙老师。“小时候吃完桃子,爸爸就会让我把桃核留下,让我自己尝试着种桃树。”而每次到外面玩,妈妈会教她认识各种花和树,“妈妈摘过一种花,用嘴一吸,就有甜甜的花蜜”。
她说,小时候二姨家做水产养殖生意,她常去看那些章鱼、螃蟹等各种水生物。虽然还是怕那些软乎乎的、有许多脚的小东西,心里却也充满好奇。初中时,在图书馆发现几本关于养殖的图书,里面有精美图和文字介绍。儿时的记忆一下子与书中的文字重合起来,王闽铭便越发产生了兴趣。
对女儿的教育,父母松弛有度。妈妈是小学老师,有时扮演女儿的知心大朋友,会跟女儿聊天,教她一些道理,鼓励她遇到困难不放弃。但同时也让女儿从小树立以清华北大为学习的目标。三四年级时,妈妈还跟女儿开玩笑:“你要是考不了清华北大,我就再生个弟弟让他去考。”王闽铭连忙回答:“不要生弟弟了,我自己可以考。”
其实,玩笑背后,是父母对女儿学习能力的足够信心。而王闽铭说,她的动力很大一部分来自对自己的施压。她会觉得父母很辛苦,自己如果没考好,就会对不起他们……压力之下,常有不小的收获。
秘诀:自视不聪明重视基础
除了在生物方面具有突出的成绩外,王闽铭的其他学科也非常优秀。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和期末考,她都是年段第二名;下学期期中考则是全年段第一名。
说到学习方法,王闽铭认为“自己脑子并不够灵活”,没有什么秘诀,除了比赛培训外,大部分时间她都是按部就班,跟随老师的节奏来学习。“比如数学,我都是一题一题抄出来做,做完弄懂后再把主要步骤誊写到笔记本上,过几天就拿出来看一遍,每看一遍,把完全掌握的再做一次精炼,重新抄写,也就是把书越读越薄。”
王闽铭说,这个方法她是跟年段里的“学霸”学来的,不过其他“学霸”做提高题比较多,她做的大部分是基础题。她认为,基础很重要,而考试也大部分是基础知识,只要掌握了基础,再练习一些提高题,分数也不会低。
目前,王闽铭正在“恶补”高一停课落下的知识。她说,高中剩下这两年,虽然没有高考的压力,但还是要打好基础,大学尽量多延伸学习。将来她打算从事跟生物实验仪器相关的行业,“争取在毕业10年左右,开一家做生物仪器的工厂,以后就不需要再向国外进口了”。(海都记者 叶碧玉 谢向明 实习生 蔡梅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