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2025德化国际陶瓷文化周“中国白即德化瓷”主题交流分享会及高技能人才培养成果交流会在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成功举办。多位院士及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聚焦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产业升级与高技能人才培养,共绘发展新蓝图。
泉州工艺美院校长邱国鹏在致辞中表示,技能人才是活跃在生产一线和创新前沿的重要力量,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并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高度重视。当前,国家正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陶瓷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次活动不仅是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地合作的重要举措,更是面向产业未来、共育高技能人才的有益探索。
在主旨报告环节,赵新力院士以《从上合和金砖全球创新排名看“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为题,分析了国际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路径;檀润华院士作了《C-TRIZ:企业创新发动机理论——企业创新工程师成长五项挑战》的报告,为企业创新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方法论指导。黄辉教授和王爱红教授分别围绕《机械人技术在脆性材料产品制造中的应用及思考》和《“中国白即德化瓷”的新路径——景德镇陶瓷文化发展路径的赋能与助力》展开深入探讨。
此外,汪崇文、夏子喻、顾学红、何得力、李游等嘉宾也分别作了特邀报告,内容涵盖大模型与陶瓷创意设计、AI赋能文旅产业、打造新场景激发产业新活力等多个领域。韩籍嘉宾申旺建、柳庸哲分别作了《韩中陶瓷文化交流及区域产业创新合作模型》《新的陶瓷产品开发战略》的交流报告。
作为福建省唯一公办工艺美术高职院校,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此次活动的举办,为学校学科发展和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能,也为进一步拓展校地合作、推动工艺美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曾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