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文物局、国家林草局、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公布第一批“国保单位·古树名木”协同保护名录,安溪县的清水岩寺·枝枝朝北上榜,成为福建省唯一入选的协同保护对象。作为台胞的重要祖籍地,这一成果不仅开启了文物与古树的系统性守护,更让承载两岸共同记忆的千年文脉,迎来传承新契机。
上午9点,记者跟随清水岩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来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水岩寺。眼前这棵枝叶繁茂的古樟便是有着近940年树龄的“枝枝朝北”,古樟主干遒劲挺拔,所有枝桠却不约而同迂回向北,像是默默守望寺内三忠庙,又像在盼归远方游子,天然形成“自然奇观映文脉”的独特景象。
安溪清水岩管委会 常务副主任 李德强:这棵“枝枝朝北”是千年古樟,树高33.3米,树围6.9米,要五六个人才能围得住。为什么会枝枝桠桠朝向北方呢?因为清水祖师的故乡是永春县,刚好在清水岩的北面,传说是清水祖师思念故乡,所以老树有灵就枝枝桠桠朝向北方,以表达清水祖师的思乡之情。
据介绍,这棵古樟相传为清水祖师亲手种植,与始建于北宋的清水岩寺相伴千年,如今二者“同登”国家级协同保护名录,将迎来跨部门专业团队的系统性守护。
安溪清水岩管委会 常务副主任 李德强: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办法:第一,采用人工搭架子,把树干上的藤条全部清理掉;第二,定期组织树木保护的专家,来给这棵树定期进行防护,比如说有防治白蚁的,有防治寄生植物的,等等。
沿着石阶一路前行,纶音坛、岩图碑、出米石、罗汉松等奇观异景、文物古迹星罗棋布,蓬莱主峰500米处便是清水岩寺,相传为清水祖师所建。李德强告诉记者,该寺宇坐东朝西,依山而建,背靠狮形龙脉,周遭蓬莱群峰环合,是全国唯一主殿建设呈“帝”字形结构的岩寺,从宋至今,维修、重建、改建已有20多次。
安溪清水岩管委会 常务副主任 李德强:
宋元丰六年,安溪大旱,就邀请永春小姑乡(现岵山镇)得道高僧(清水祖师)过来祈雨。清水祖师见这个张岩山,石泉清冽,环境非常好,就把张岩山取名为清水岩。祖师来这里以后,修行19年,他祈雨消灾,施医济困,修桥造路,种了一大片的树木,当时宋朝皇帝,就敕封他为“昭应广惠慈济善利”大师八个赞赏,就一直流传下来。
记者了解到,作为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水祖师信仰在闽台两地受到普遍推崇,仅在台湾岛上的祖师分炉就有500多座,信众上千万人。随着两岸交流的日益密切,文化的交流成为闽台民间交往的主旋律,清水祖师信仰也成为了台湾安溪移民维系各自群体团结的精神力量。李德强也表示,接下来还将以此次入选为契机,持续加强闽台交流互动,深化“两岸一家亲”共识,让这份国家级协同保护的遗产,成为串联历史、联结两岸的文化纽带。
安溪清水岩管委会 常务副主任 李德强:清水岩作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跟台湾也有很深的渊源,我们准备在今年11月份,举办第三届清水祖师文化交流活动,届时会邀请很多台湾的宫庙代表,包括一些分炉分庙代表都会来这里共话清水祖师信俗文化。
(融媒体记者:汪连江 廖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