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走在城乡各条河流两岸,绿树成荫,风景秀美。河面碧波荡漾,水中清澈见底,一些重点河段还加上了防护栏,处处呈现河湖安澜的美丽画面。
水清岸绿河畅的背后,是一场由河长、林长、法院、检察院、公安等部门共同打响的溪河保卫战。据悉,自实施河湖长制以来,安溪县积极构建由河长、林长、法院院长、检察长、警长组成的“五长”联合治理模式。这一创新机制确保各部门间的高效协同合作,为解决复杂环境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去年,“五长”团队共联合开展超过80次的河湖长制工作督导,协调解决190多个实际问题,并成功办理35件河湖生态领域的公益案件和受理44件涉林涉水案件。
2017年,安溪县河长办联合县检察院印发《关于开展联合监督协作推进河长制工作的意见》,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建立派驻联系工作制度,检察机关在河长办设立检察官工作室,开辟涉河涉水案件的控告、举报、申诉案件流转“绿色”通道。
继成立检察院驻河长办检察官工作室后,安溪县法院在河长办设立法官工作室,并在桃舟乡建立全省首个“两山”巡回法庭,共同发布《关于“法护晋江源 助力河长制”的十条意见》,在信息共享、联席研判、协作联动、智库建设、联合普法等10个方面发力,全力护航泉州“晋江源”、晋江西溪和九龙江北溪安溪段流域水生态安全。
2021年,安溪县公安局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与县河长办密切协作,建立“河湖警长”制,立足实际,延伸工作触角,建立“联动协作、联合打击、联合督办”三项机制,将责任明确到个人,让守护行动覆盖到每条河流。
近日,祥华乡河长办联合祥华派出所开展“河长+警长”联合巡河活动,守护辖区河道生态安全。巡河过程中,一行人来到祥华溪东坑村河段巡查,重点巡查河道是否存在违法排污、侵占河道、非法养殖等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将发现的问题上报县河长办。
值得一提的是,为推动“五长”协作共治机制走深走实,切实转化为治理效能,安溪县还多次召开“五长”联席会议,进一步深化“五长”联动协作机制,共同呵护好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美丽茶乡。
“‘五长联手’共治,‘部门联动’同向发力,从‘河长制’迈向蜕变‘联动治’,变过去‘单打独斗’为‘多方参与’,形成权责清晰的生态保护体系。”县水利局局长、河长办主任谢志锋表示,下一步,将贯彻落实全县三级干部会议精神,持续打出河湖治理长效管护组合拳,不断完善治水护水管水闭环工作机制,守护好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溪库、每一片水域,让安溪的山更青、水更绿、景更美。(记者 章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