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安溪 > 安溪人文 > 正文

安溪的“tie”,从来“不止茶”

来源:安溪报 2025-09-30 11:21 http://www.mnw.cn/

  在安溪的方言中,一句“tie”,可道尽万千赞美。一提安溪的“tie”,许多人舌尖便泛起那缕独特的“观音韵”。这抹由百年匠心与山海灵气共同“泡”开的韵味,是安溪最鲜明的标签。

  但若你以为安溪的魅力仅存于茶盏之间,便错过了它更为深厚的灵魂。从镌刻历史的建筑到抚慰人心的美食,从薪火相传的民俗到街头巷尾的从容——这座闽南小城,既守得住古老艺境,也接得住新潮风尚。安溪的“tie”,何止于茶!

  茶园

  建筑之“tie”:镌刻在砖瓦间的历史交响

  安溪的底蕴,是被一砖一瓦镌刻在大地上的。

  走进“秀甲江南、名冠八闽”的安溪文庙,扑面而来的不只是香火气,更是历代学子沉淀的翰墨遗香。泮池、照墙、棂星门、戟门、大成殿层层递进,以“礼序渐进”的空间叙事,将儒家礼制化为可触摸的建筑诗篇。细看戟门石柱上盘绕的云龙,仿佛以石为纸,书写“天行健”的刚健不息;细看大成殿藻井,以莲花如意斗拱叠成“蜘蛛结网”的穹窿,不用一钉却承托万钧,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化作可仰望的视觉乐章。

  而位于山巅的清水岩,以“帝”字形布局将信仰写进山势。108级台阶引导朝圣者步向空灵,枝枝朝北的古樟以倔强身姿诠释“柔能克刚”的禅意。这里是儒释道交融的灵境,钟声清越,足以让浮躁的心瞬间沉静。

  清水岩

  若将视线投向乡野,散落的土楼与古厝低吟着团结与乡土的质朴之韵。聚斯楼以溪石垒砌,木构回环,楼中制茶遗迹犹在,茶香仿佛从未散去;映宝楼背倚陡坡,却人工填出六亩平地,形成“楼中有院,院中有亭”的奇观;南岩村泰山楼则将“君子泰而不骄”的哲学砌进墙垣,石墙开斗形窗、喇叭孔,兼顾防御与韵律。红砖白石,双翘燕脊,围起的是家族的烟火日常,一砖一石皆沉淀着闽南人合族而居的温暖记忆。

  “闽南味”五落大厝

  穿行茶山之间,俯仰皆是风景:闽南风格民居与葱郁茶田相映成趣,夯土墙斑驳质感和现代茶生活和谐相融。安溪的建筑,不仅是历史的容器,更是面向未来的生活场景。

  历史中的安溪以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胸怀,将农耕文化、茶文化、闽南文化以及漂洋过海而来的异域文化巧妙融合,最终酿出了独具魅力的“安溪韵”。

  美食之“tie”:舌尖上流淌的山海交响

  若说建筑是“tie”的骨架,那美食,便是其间流淌的血液,是能用舌尖细细品读的活历史。

  安溪的街头巷尾,处处飘散着诱人的香气。清晨的巷口,刚出锅的湖头米粉冒着热气,米香纯正,入口Q弹爽滑,仿佛能看见老师傅正在老工坊里,用古法技艺搅动着米浆,将一生的专注都融进了这口爽利之中。

  传承百年的官桥豆干,其貌不扬,却是时间点化的珍品。外皮柔韧,内里嫩如凝脂,咸香中透出微甜,是佐餐下酒的绝佳风物。香气扑鼻的芥菜饭将清新的芥菜味道与松软的大米完美结合,口感清爽宜人,让人仿佛置身于田园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长卿绿豆饼的酥皮薄如蝉翼,内馅清甜沙软,一口下去,酥香满口,是走亲访友的体面手信,更是萦绕在游子心头最温柔的乡愁。

  宴席之上,方见安溪的深厚底蕴。湖头相府家宴,是一部可以品尝的史诗。源于清代名相李光地府邸,米粉、鸡卷、肉粕汤……每道菜都承载着官邸礼仪与文化精粹;虎邱的光鱼宴,则是一席来自深山的“鲜”味奇遇,“一鱼三吃”尽显物尽其用的智慧,清蒸保留本味,鱼饼外酥里嫩,鱼汤醇厚清甜,都是自然最本真的馈赠。

  好友约茶

  在安溪,“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人生七件事中,茶与米有着相媲美的地位。近年来,安溪的茶宴愈发创新,制作出如茶粽子、茶粥等特色美食,甚至举办茶宴比赛,让茶文化焕发新的生机。这已不仅是果腹,更是以茶为媒,完成一场味觉的修行,将安溪的魂——那份深沉的“tie”,彻底吃进肚子里。

  民俗之“tie”:传承在仪式里的生命律动

  安溪的“tie”,是动态的、鲜活的。它随着节庆的鼓点跳动,在古老的仪式中代代相传。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水祖师信俗是安溪人精神信仰的核心。而清水祖师迎春盛典,是安溪民俗之韵的集中爆发。锣鼓开道,鞭炮震天,绵延数里的绕境队伍宛如流动的史诗,沿途信众献花、敬茶、恭请“三忠火”,以最炽热的方式,祈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如今,清水祖师信仰跨越千年,从安溪到台湾及东南亚,成为海内外数千万信众联系的纽带。

  更令人振奋的,是古老民俗中迸发的新生力量。源于唐代团练、成于明清御寇的安溪宋江阵,堪称“棍棒手扑,妙绝天下”。它从历史的烽烟中走来,从保家卫国的实战阵法,演变为集武术、舞蹈、杂技于一身的民俗瑰宝,成为闽南忠义精神的“活化石”。

  同样绵延不息的,还有蓝田镇穿越千年的灯火。始于宋代的蓝田牌楼灯,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五的夜晚,用竹木彩纸构筑起流光溢彩的楼阁亭台,组成千米长的灯河巡游乡间。它最初是聚民避祸的暗号,如今已化为祈愿“五谷丰登”的灿烂图腾。

  而安溪民俗的至高境界,终究要回归于一盏茶的方寸天地。流传千年的斗茶习俗,是茶乡最富雅趣的“兵法”。氤氲茶香中,是老茶师与年轻后辈的技艺切磋与心性对谈,更是“纯、雅、礼、和”的茶道精神的生动演绎。

  松弛之“tie”:流淌在街巷间的从容底色

  最终,所有的“tie”都归于安溪人独特的生活节奏——从容、温暖、扎根当下。

  穿行于茶香老街,店家一句亲切的“来呷茶”,没有喧哗,只有专注地沏茶、分享与闲聊。一盏茶,拉长了时光,也舒展了心灵。

  这份“tie”,也蛰伏在暮色中的西溪河畔,潜藏在晨雾轻绕的市井早市。这里的人们仿佛握着一把生活密钥:再奔忙的日子,也要留一盏茶的闲适;再高远的志向,根须也深扎在这从容的烟火人间。

  来安溪,最适合“以茶代步”——随茶农采茶,听匠人讲茶,坐茶山品茶。这里没有仓促的打卡,只有沉浸的体验,每一次呼吸都萦绕茶香,每一次驻足都意蕴深长。

  茶香是风骨,书香是魂魄,心香则是安溪人向善、包容、坚韧的文化基因。三香共融,织就安溪独一无二的精神图景。

  安溪的“tie”,何止于茶?远远不止,不止……

  “tie”在文庙飞檐的千年风铃里,“tie”在清水岩的晨钟暮鼓中,“tie”在湖头米粉的腾腾热气间,“tie”在热闹集会的震天锣鼓声里……更在每一位茶乡人递来的那盏温热茶汤里。

  安溪的“tie”,是历史积淀的厚重、是文化滋养的广博、是山海交融的滋味,更是生活本真的温度。恰似一盏顶级的安溪铁观音,初尝是清冽的兰芷芬芳,再品是醇厚的观音神韵,而最终萦绕不散的,是那绵长不绝、沁人心脾的——回甘。(融媒体记者 陈和俐)

原标题:安溪的“tie”,从来“不止茶”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频道推荐
  • 厦门大学安溪文化研究中心揭牌
  • 晋江市领导到金井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
  • 安溪县秋茶产销工作调度会召开 全力做好服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吃太饱容易生病(视频)
    医解百科丨吃太饱容易生病(视频)
    【视频】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泉州市活动开幕
    【视频】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泉州市活动开幕
    专题推荐
    世遗泉州
    世遗泉州

    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新质生产力在泉州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浙江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6起违反中央八项 学习宣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面对 广西发布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 规范法律咨询服务机构 三部门部署开展专 北京市纪委监委公开通报六起违反中央八项 邢正军任连云港市委书记 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迎来国家标准!明年 国庆中秋双节来了 泉州看病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