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春茶季,祥华乡天香魂茶叶专业合作社的收茶点总是热闹非凡。每天上午8时许,茶农们肩扛手提着一袋袋新鲜出炉的茶叶陆续赶来,茶商们则围着毛茶堆争相议价,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人群中央,一位俯身细嗅茶香的中年人尤为醒目——他是国家高级评茶师、合作社理事长詹国珍。作为茶农口中的“技术导师”与茶商眼里的“品质守门人”,每到茶季,他便穿梭于茶园与市场之间,让一泡泡“祥华好茶”跨越山水,最终沁入消费者的杯盏。
“今年春茶季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詹国珍一边品评茶叶,一边向记者介绍,春茶期间正遇晴好天气,有利品质提升,尤其是5月1日至7日,茶叶鲜嫩与适宜天气叠加,制出的茶叶品质上乘,深受市场喜欢。
经过简单计算,詹国珍向记者展示春茶“战绩”:春茶采收期间,合作社日均收购毛茶4000-5000公斤,总收购量近5万公斤,相比往年,优质茶数量明显增多。
茶叶能卖出好价格,离不开詹国珍构建的“动态品控”反馈机制。在合作社内,常可见茶农围成半圆,詹国珍通过取样、冲泡、闻香、观色、品味、看叶底、评工艺等审评工序,为茶农现场教学。“通过专业审评指出茶叶优缺点,茶农次日根据意见改进制茶工艺,茶叶价格往往能提升不少。”詹国珍说,不少茶农通过这种即时反馈机制提升了茶叶品质。
茶农詹德芳便是其中之一。前一天,他带来的茶叶因焙火不当被“扣分”,经詹国珍指导调整工艺后,次日再审评时,茶汤已透亮如琥珀,叶底舒展出均匀的翡翠色。“评审台就像我们的课堂,经理事长指导,茶叶品质脱胎换骨,价格较前日直接上涨40%。”詹德芳难掩喜悦。
这种“当日问诊、次日见效”的动态反馈模式,不仅让合作社的茶价年均保持20%-30%的涨幅,也让“天香魂”茶品成为茶商信赖的硬通货。
“天香魂的茶,我闭着眼睛都敢收!”泉州茶商余明辉紧抓着刚分到的毛茶,感慨地说。这已是他连续十年专程赶来“抢茶”,“第一次来的时候我随口说了句‘要是能稳定供应就好了’,这些年果然没让我失望,茶叶始终质优价稳。”
在詹国珍的技术赋能、供应链创新与品牌化运营下,天香魂茶叶专业合作社成为祥华乡茶叶供应链的核心枢纽,既保障了茶农收益,又满足茶商对高品质茶叶的需求,形成“茶农提质增收、茶商安心采购”的良性生态。
“目标是让每片茶叶都实现价值最大化。”望着围坐交流的茶农,詹国珍表示,未来将继续通过“技术指导+品质管控+渠道赋能”三位一体模式,搭建茶叶销售服务平台,带动更多茶农“做好茶、卖好价”,让祥华茶叶的经济效益与品牌价值同步提升。
(融媒体记者:吴梅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