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的种类繁多,且各有其特定的感染宿主,猫蛔虫长约5-10公分、细长且两端较尖。
蛔虫较为特别,雌虫产卵后,虫卵会随粪便排至体外,5天后卵内便形成幼虫,当此虫卵被猫吞入1小时后即会于小肠孵化,进入肠道血管随血液转移至肺、肝等其它脏器,于肺部长大的幼虫会再由呼吸道爬至喉咙,再次被吞咽至小肠,经20-30天后发育为成虫、60天后再度产卵,开始其另一次循环。此种发育方式被称之为“体内移行”。
猫蛔虫除经口感染外,也会透过母猫分泌的奶水传染给小猫;而犬小蛔虫若被怀孕的母猫食入,亦会透或胎盘传染给胎儿。
症状
猫蛔虫的致害分两方面,一是成虫的寄生会造成猫咪营养不良,小猫感染猫蛔虫,即使数量不多,仍会有毛发粗糙、呕吐、牙龈苍白、骨瘦腹凸等临床症状;当成猫有大量虫体感染时,会出现明显症状,有时可见由口中吐出虫体。若蛔虫太多,甚至会造成肠道阻塞甚至破裂。而幼虫移行过程中,也可能引发肝出血、胆道炎、肠穿孔并发腹膜炎等等疾病。
防治
平日多注意爱猫的健康状况,并注意食物、环境的清洁卫生。养在家中的猫咪一年2次定期进行粪便检查;在室外自由活动的猫儿则每年须检查3-4次,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且听从兽医师的指示,定期给与适当的驱虫药。
寄生虫是大家本能会讨厌的生物,对猫咪及主人的生活健康都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威胁,所以对猫猫的卫生看管一定要加强哦!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