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宁德 > 福安新闻 > 正文

福安溪邳村变迁记:从“以船为家”到“上岸富”

来源:东南网 2017-12-19 10:58 http://www.mnw.cn/

  “昔日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漂泊无依,今朝前有大海背有高山安居乐业。”16日下午,溪邳村原村民主任刘明福用这句话向记者介绍起了溪邳村的变化。

  当天,“青年新闻人基层共学十九大”宁德线采访团走进位于宁德福安东南沿海的溪邳村,干净的街道和整齐漂亮的楼房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村民们门前屋后都放着些海产品,妇人们熟练地对它们进行加工,一切看起来都安定又祥和,然而在1998年以前,这对很多村民们来说是渴望而不可及的……

  过去,溪邳村的渔民终生漂泊水上,祖祖辈辈以“讨小海”为生,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因为贫困,岸上还流传着“有女莫嫁船上汉”的民谚。“那时候一家人吃住都在船上,每天都要担心吃不吃得饱,穿不穿得暖,更别谈什么读书教育了。”刘明福感叹。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宁德地委、行署启动了“造福工程”,拉开了连家船民大规模搬迁上岸的序幕,溪邳村便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迎来了新生。连家船民利用外村让出的一片滩涂地,开始零星上岸,先后定居了146户612人,眼前的溪邳村,就是从那个时候“从无到有”。

  到2013年,最后137户渔民也全部上岸定居。溪邳村从此告别“以船为家,终日漂泊”的生活。

  上岸后,为了解决村民收入问题摆脱贫困,2009年财政部、国家扶贫办将溪邳村列为第一批“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村”,累计发放互助资金70多万元。智慧且敢于尝试的溪邳人也尝试了多种经济模式,先后成立网箱养殖、鱼塘养殖、无公害生态滩涂养殖等三个合作社,并且依托政府和相关协会,创新研发出“瓶养章鱼”技术。

  现在,村里经济主要以水产品养殖、海产品加工、海上运输为主,村人均纯收入从90年代初的850多元上涨到2016年的17678元;村财收入从90年代初的6.6万元到2015年的106万元,均翻了4番。

  如今的溪邳村已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是福安沿海的一颗崭新明珠。它不仅是连家船民上岸定居的典型,也是脱贫致富的生动实例。(记者 叶伏国 学生记者 兰怡鑫 余舒婷 张昊旻 王浩楠)

原标题:福安溪邳村变迁记:从“海里漂”到“上岸富”
责任编辑:李晓灵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福州积极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 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已生成,13日起将影
  • 福州港江阴港区首次进口外贸菜籽粕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视频】现场直击!高考首日泉州学子奔赴考场
    【视频】现场直击!高考首日泉州学子奔赴考场
    泉州晋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鸭趣味多(视频)
    泉州晋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鸭趣味多(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国家级非遗“刀郎麦西热甫”是一种什么? 全省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会议召开 福建首个茶园生态系统碳汇计量监测团体标 1号台风路径路径实时发布系统 台风蝴蝶最 女生高考完独自挑一扁担行李回家 网友: “丝路海运”电商快线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 今天(6月11日)油价调整最新消息:昨日 汀江水暖绿新岸 ——解码“客家首府”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