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红星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立足“一山、一水、一梅”自然禀赋,突出“农业强乡、生态兴乡、文旅名乡、富硒富乡”发展定位,统筹推进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文旅融合、生态治理、乡村建设、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全乡秉持“项目为王”理念,通过精准谋划和内外发力,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12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88.26万元;限上社会消费品销售额7772.6万元;向上争取项目资金775万元;外贸进出口额432万元。在产业升级方面,红星乡紧扣“农业强县”战略,立足“诏安红星青梅”品牌优势,对接祖梅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形成“公司+农户”青梅收购模式,推动青梅收购保护价机制成效初显。同时,大力建设大棚蔬菜基地、新增茶叶种植面积800多亩,并推进六洞灵芝、下河沉香、进水油茶等林下经济,逐步形成“梅-茶-林下经济”多极支撑格局,成功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文旅融合成效显著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红星乡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生态资源和梅文化优势,与漳州市凌波景区管理公司合作,改造提升红星梅园景区,并深入打造坪林村红色文化乡村休闲旅游村和六洞村、进水村生态康养乡村休闲旅游村,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旅游新格局。今年元月份举办的赏梅游园活动游客突破2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首次获得央视推广报道。总投资2853.11万元的诏安县库区农文旅设施建设工程正加快推进,目前已完成施工投资额约1060万元,红星梅园改造提升后将成为吃住行游购娱文旅全链条的户外野趣新地标。同时,红星乡全面打响污染治理和人居环境提升攻坚战,创新实践“四化一督”工作机制;严格制定和落实我乡4个断面“一断面一方案”工作,截至目前,金溪流域乡镇交接断面水质和省考小流域许寮断面水质达到均值Ⅲ类。

城乡建设统筹推进
民生福祉显著提升

编制完成全乡13个村(社区)的村庄规划修编和国土空间规划,推动“一村一品”差异化发展。紧紧围绕全县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全力推进诏安县哈溪水库建设工程、县道X525道路改扩建工程和搬迁安置点农转用等工作。在民生方面,健全保障机制,今年截至目前新增低保对象15户26人。建成石楼村、坪林村生命公园建设项目工程,以生态化、文明化、集约化的殡葬改革新实践,切实提升辖区民生福祉与乡村文明水平。成立关爱教育促进会,累计募资271万元,发放奖教奖学金约90万元,其中本届奖教奖学金合计258670元,助学金3000元,共计261670元。加强医疗保障,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医保和水稻种植保险,切实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获得感。

社会治理全面加强
基层党建创新发展

深化平安建设,近年来累计调处矛盾纠纷300余起,化解率保持在95%以上,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带动村财增收近160万元。创新党建工作新格局,以坪林村为试点,探索“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村干部工作闭环管理和奖惩考评两大管理机制,切实形成“支部有威信、发展有目标、干部有干劲、群众有参与、工作有成效”的“五有”工作格局。

未来,红星乡将持续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五个走前头”要求为指引,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提升文化影响力,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