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安经济开发区九龙工业园区,一片曾经沉寂的土地正焕发新生。六栋灰白色的钢结构厂房静静矗立,阳光下,崭新的标识牌熠熠生辉。厂房内,智能生产线有序运转,工人们忙碌地组装着即将销往全球的智能家居产品;设计研发区内,年轻工程师们正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与海外客户实时沟通。这里就是华安县美尼斯智能家居跨境电商产业园——一个从沉睡中苏醒的产业高地。
破局:
唤醒沉睡的工业巨人

时间回溯至十年前。某机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入巨资,在这片406亩的土地上开始建设产业园。6栋总建筑面积8.17万平方米的厂房拔地而起,却因生产工艺与环保要求不匹配而戛然止步。此后多年,这片土地陷入沉寂,厂房闲置,资源浪费,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块“心病”。
转机出现在2023年。华安县委、县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启动了一场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攻坚战。“面对这片沉睡的土地,我们深知必须创新思路,既要尊重历史,又要面向未来。”华安县自然资源局局长林杰勇表示。
政府精准打出“组合拳”,县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先行收储未建闲置土地,县级国企漳州华开资产运营有限公司随即收购已建厂房资产。这种“政府收储+国企盘活”的模式,既明确了产权关系,又为后续整体开发扫清了障碍。
重生:
智能家居与跨境电商的完美融合

2024年,随着宏秉丞(漳州)金属制造有限公司的入驻,园区真正迎来了新生。项目总投资10.6亿元,规划占地260亩,巧妙融合智能家居制造与跨境电商新业态。
走进改造后的厂房,可见传统工业空间已蜕变为现代化生产研发基地。原有的高大空间被合理分割,一层是智能化生产线,二层是产品展示与电商直播区,三层是研发设计中心。这种垂直功能布局,极大提升了空间利用效率。
“我们不是简单地‘旧瓶装新酒’,而是根据产业特性进行定制化改造。”园区运营方介绍,他们对8.17万平方米现有厂房进行了功能提升,保留坚固结构的同时,植入智能化设施,满足现代制造需求。
创新:
产业链集聚的乘数效应

园区的真正魅力在于其独特的产业生态培育模式。依托美尼斯这一龙头项目,园区积极开展“以商引商”,短短时间内已吸引7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形成“1+7”产业矩阵。
在五金配件生产区,一家新入驻的企业负责人表示:“我们看中的正是这里的产业协同优势。从原材料到成品,再到跨境电商销售,整个链条都在园区内完成,极大降低了物流成本。”
园区还创新打造“制造+电商+外贸”多元业态。配套建设的众创空间内,年轻创业者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将产品销往全球;物流服务区,满载智能家居产品的货车整装待发。特别是引入外资1500万美元成立中外合资企业,为园区注入了国际化基因。
成效:
资源价值与产业能级双提升

项目改造带来的成效令人振奋。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大幅提升,新建部分容积率达到2.35,远超一般工业项目标准。预计项目全面投产后,年营业收入将超12亿元,年创税3000万元以上,带动就业近千人。
更深远的是,园区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树立了样板。“我们成功实现了从传统机械制造向高端智能制造的跨越,填补了区域户外家居产业链空白。”华安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夕阳西下,园区灯火渐明。研发中心里,工程师们还在优化设计方案。这片曾经沉睡的土地,如今正以蓬勃的活力,见证着华安产业转型升级的铿锵步伐。
美尼斯产业园的成功改造证明
只要
创新思路、精准施策
低效用地就能成为
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沃土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
注入强劲动力
这里的故事
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