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0月23日讯(通讯员 汤平 王玉林 闽南网记者 柯嘉进 文/图)在华安县仙都镇云山村,有位陀螺达人陈艺强,作为市级非遗“高山族抛陀螺”的代表性传承人,他的名字已与这项古老技艺的存续紧密相连。
陈艺强与陀螺有着三十多年的不解之缘。1992年,18岁的陈艺强在一次海峡两岸高山族联谊活动中,收到一位台湾同胞赠送的陀螺,从此便深深迷上了这项传统运动。当时他在深圳一家旅游公司工作,于是开始勤学苦练陀螺技艺,并经常在旅游区向游客展示,深刻体验到了陀螺带来的快乐。
回到华安的陈艺强发现本地玩陀螺的人寥寥无几,只能自己摸索练习。然而精通之路并无捷径,为练好抛陀螺,他付出了旁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日复一日地刻苦训练,他磨平了几十根陀螺铁芯,终于掌握了精准抛投的诀窍。
但他并不满足于仅仅让陀螺平稳旋转,而是不断挑战更高难度的技巧。经过多年的不懈练习,他已能将陀螺精准地抛入瓶盖大小的托盘中旋转不坠;能将陀螺抛上瓷碗碗底而不使瓷碗碎裂;能引导陀螺在纤细的钢丝上稳步前行,如履平地;他甚至还能将陀螺稳稳抛上4.5米高的台子。
每当完成一次这样高难度的展示,他的脸色总是洋溢着自豪骄傲的笑容,“别人做不到的事,我做到了,这让我特别开心。我敢说,练成我这样的没有几个。”这份骄傲并非源于单纯的炫技,而是源于通过苦练,将抛陀螺技艺推向新高度,并为观众演示的成就感。
他还积极参与各类民族传统体育赛事,屡获佳绩,曾赴广州、贵州、台湾等多地表演,累计获奖二十多项,让高山族陀螺在更广阔的舞台上闪耀光芒。
陈艺强逐渐不再满足于只在表演台上向观众展示,2019年他注意到了抖音兴起,却发现平台上没有什么关于高山族抛陀螺的内容。于是他抓住机会,主动拥抱新媒体,利用平台开启了自己的直播表演。
“直播间人多的时候能达到一千多人,视频播放量也有达到上千万的,证明还是有很多人支持我们高山族抛陀螺。”陈艺强言语中很是喜悦,“平台给了民间艺人不花一分钱也可以展示风采的机会。”
每一次直播,都是一次成功的文化普及。至今为止,陈艺强的“福建陀螺哥”账号已经吸引了近三十万粉丝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领略到高山族陀螺的独特魅力,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联系陈艺强购买陀螺以练习。这不仅为陈艺强带来了经济上的收益,更重要的是,它使得高山族的传统文化技艺得以走进普通家庭,促进了文化的生动传承。
陈艺强目前在家中经营着一家摩托车修理店,闲暇之余便练习抛陀螺,他的家成了村里的“文化地标”,时常有同村的孩子们被奇妙的陀螺吸引,总爱聚在他家尝试练习。对于孩子们的好奇摸索,他从来不阻止,还会从旁指点。陀螺落在托盘上旋转的振鸣声与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在他看来,这正是文化血脉延续的最好证明。
陈艺强以其精湛的技艺、开放的胸怀和坚定的使命感成功为高山族抛陀螺传统技艺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他不仅是一位技艺的保存者,更是一位文化的传播者。正如那在托盘上旋转的陀螺,高山族的这份文化瑰宝,必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