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漳州 > 华安县 > 正文

华安这位“先锋”书记 让“对比算账”老经验焕发新生机

来源:华安融媒 2025-10-16 11:09 http://www.mnw.cn/

  开栏的话

  谷文昌同志是习近平总书记赞许的“四有”好干部,他的先进事迹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激励一代代基层干部实干担当的精神灯塔。近年来,华安涌现出一批像谷文昌同志那样敢担当、善作为的基层干部。10月15日起,“华安融媒”微信公众号开设“践行谷文昌先进事迹 讲基层干部担当故事”专栏,讲述基层干部的生动故事,展现他们的精神风貌和奋斗姿态。

  今天且看——

  先锋村的“先锋”书记

  秋茶上市时节,车行至华安县仙都镇,清冽的茶香便随着山风漫入车窗。记者觅香而行,来到先锋村。这座坐落于九龙山下的村庄,连续三届蝉联“全国文明村”,先后斩获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而这些荣誉的背后,离不开村里这位“领头雁”的坚守与担当。他,就是先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勇灵。

  产业赋能:念活“茶林果”增收经

  晨光穿透薄雾,洒在先锋村后山的2000亩林地上,郁郁葱葱的林木间透着勃勃生机。作为省级生态村,先锋村森林覆盖率高达90.02%。如何让这份绿色资源变成“金山银山”,林勇灵一直放在心头。他带领村“两委”班子盘活2000多亩经济林,通过轮作名优木材,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2万元。“刚和永安一家国企签了约,这在全县可是头一份!”林勇灵难掩兴奋,“我们以林地资源入股,用‘村企共建’的模式让集体林地持续分红,把‘林资产’变成了‘活资本’。”

  走进村落,村民林艺滨家的制茶作坊里飘出阵阵茶香。他手持竹筛,手腕轻抖,茶叶在筛中翻滚,动作娴熟利落。家中墙上,“茶王”“金奖”“烘焙能手”等奖牌挂满整面墙。“以前只会跟着别人学制茶,现在能自己琢磨创新工艺。”林艺滨笑着说,“制茶不仅是谋生手艺,更是我的心头好。”

  这样的茶业加工营销大户,先锋村还有不少。可就在几年前,茶叶市场竞争加剧、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让村里出现了茶园抛荒、村民外出务工的困境。

  “全村5500多亩茶园、400多户加工户,茶叶是村民的‘钱袋子’,必须守住!”林勇灵下定决心推动产业转型。他牵头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社,引导村民以茶园入股,通过连片改造、科学管理提升茶叶品质;整合加工资源,实现规模化生产;统一品牌营销,打通市场渠道。

  同时,他还鼓励农户套种沃柑、茂谷柑、百香果等作物,拓宽增收路径。如今,先锋村不仅稳住了茶产业,还成了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越来越多像林艺滨这样的村民选择回乡创业。

  民生提质:擦亮“红名片”幸福卷

  “毛主席为咱们先锋村《一个整社的好经验》写下光辉按语,这个‘金字招牌’必须擦亮!”每次召开村“两委”会议,林勇灵总会强调这句话。时间回溯到20世纪50年代,先锋村(旧称龙峰乡)探索出“四对比、五算账”等经验做法,成功破解农业合作化难题,毛主席为此作了按语,《一个整社的好经验》一文更是登上《人民日报》,让这个闽南小村声名远扬。

  如何让这份红色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活力?林勇灵从环境整治入手,打响了一场“美丽家园攻坚战”。拆除“两违”建筑6900多平方米、整治裸房100余栋、清理塘坝沟渠2公里,再到完成路灯亮化、村道“白改黑”、修建滨水步道……一系列“硬骨头”被啃下,先锋村实现了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华丽转身。

  环境美了,红色资源开发也提上日程。林勇灵依托全县党建引领创建工程,升级改造“四对比、五算账”群众路线教育馆,收集整理大量珍贵史料和实物展品;打造侨史馆、知青文化公园、红色一条街,沿途设置宣传牌和壁画,让红色元素融入村庄的每个角落。

  “我们要让游客一来,不仅能看到全国文明村的模样,更能触摸到先锋村的红色根脉。”林勇灵说。如今,走进先锋村,红色元素随处可见,村道旁民居墙体上是栩栩如生的红色文化彩绘;侨史馆里,侨乡的新老故事口口相传……这里已然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教育基地,全年共接待党建研学团队220批次,近五千人次前来接受红色教育。

  在村口的施工现场,林勇灵指着挖掘机作业的地方介绍:“我们正在提升改造教育基地,这边建毛主席推介华安建设社会主义经验展示馆,那边修知青文化公园,还要充分挖掘农耕文化、华侨历史、女排精神,让乡亲们吃上‘文旅饭’。”

  调解聚力:当好“和事佬”和谐桥

  提到先锋村,除了“对比算账”这张名片,它连续20年无诉讼案件、刑事案件和越级上访事件,也广受赞誉。

  “矛盾纠纷要化解在村里,这是守护和谐的第一道防线。村民发生矛盾纠纷时,我们会邀请双方进行面对面沟通,用‘对比算账’的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林勇灵道出了其中的秘诀,那就是用新时代“对比算账”工作法解开村民的心结。

  前年,村里计划修建一条产业路,方便村民运输茶叶和水果,但修路需要占用林瑞琼家20多平方米的菜地,老人一开始坚决不同意:“这块地种了十几年,我每天都能摘新鲜菜吃,修路占了地,我可不同意!”

  林勇灵没有放弃,他和当时的驻村第一书记杨振伟一起,提着刚采摘的新茶来到林瑞琼家。“来尝尝咱村的新茶。”两人一边泡茶,一边和老人拉家常。当林瑞琼抱怨老茶树茶叶品质下降时,林勇灵趁机介绍了村里引进的金观音茶树新品种:“这是从省农科院引进的,不上化肥不打农药,效益比以前高六成以上。可惜运苗上山,村里路还不通。您种菜的那块地,正好在规划的路中心。”

  见老人神色松动,林勇灵掏出纸笔,在纸上画出“过去”“以后”两栏:“路通以后,算效益,单亩效益提升六成,你家十几亩茶园收益可观;算生态,生态茶园改良土壤,地肥以后种啥都不成问题;算精神文明,村容村貌提升了,基础设施改善了,以后发展生态游、研学游,你家临街一楼还能开个小餐馆……”

  一笔笔账算下来,林瑞琼的态度彻底转变了:“这么一说,是件好事!路要修,菜地我‘让’了。”就这样,林勇灵用新时代“对比算账”群众工作法,解开了老人的心结,也为村里的产业发展扫清了障碍。

  今年3月,村民林女士来到信访评理室,说妯娌间因40年前的土地分配问题频繁争吵。林勇灵立即请来双方当事人,实地勘界测量,用数据还原事实。同时,他从情感角度“算账”:“40年的邻里情、亲情,可比这点土地纠纷金贵。老人当年的分配方案,咱们得尊重,不能说推翻就推翻。”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和解。

  “有事找书记评理去!”如今,这句话成了先锋村村民的口头禅。无论是邻里矛盾、土地纠纷,还是家庭琐事,大家都愿意找林勇灵调解。他创新推出的“对比算账+信访评理”机制,用真心换真心,让“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成了现实。

  从盘活产业让村民腰包鼓起来,到改善环境、挖掘红色资源让村庄美起来,再到化解矛盾让邻里关系和谐起来,林勇灵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践行使命。2024年,他被评为县级“优秀党务工作者”。面对荣誉,他坦言:“只要能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我苦点累点都值得。”

原标题:华安这位“先锋”书记,让“对比算账”老经验焕发新生机
责任编辑:李晓灵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频道推荐
  • 呼吸道合胞病毒进入流行期?秋冬这样守护儿
  • 市场监管总局:查办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
  • 骗取生育保险基金,主犯获刑十年!国家医保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泉州西街天台音乐会“高燃”开唱,用歌声献礼祖国(视频)
    泉州西街天台音乐会“高燃”开唱,用歌声献礼祖国(视频)
    2025年首届福建美好生活嘉年华暨泉州中山南路开市活动 (视频)
    2025年首届福建美好生活嘉年华暨泉州中山南路开市活动 (视频)
    专题推荐
    世遗泉州
    世遗泉州

    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新质生产力在泉州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港区召开“厚植家国情怀、力行社会实践 德化浔中镇“党建+”邻里中心:党建凝心 德化浔中镇“党建+”邻里中心:党建凝心 漳浦干部:有难题 我来解! 奋勇争先 晋江作答 央视《村庄里的中国》聚焦梧林传统村落 “晋江殡葬”小程序全面推广应用 多项殡 漳浦:“他们笑了,城市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