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9月4日讯(通讯员 阮凌虹 韩佳镔 吴鑫红 王思睿 闽南网记者 柯嘉进 文/图)近年来,南靖县书洋镇充分发挥全国文明村镇示范引领作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通过文旅融合、产业升级、环境整治、文明培育及文明乡风建设,让乡村兼具“颜值”与“内涵”。
文明实践赋能 擦亮乡村“颜值”
近日,在鹅冠楼前,身着红色马甲的文明实践队队员分散在空地与台阶上,或清扫落叶,或归整杂物。近年来,书洋镇以镇容村貌整治为突破口,推动文明实践所与文化服务中心融合共建,每月开展文明实践主题服务,促进文明实践与文化文艺活动协同发展,让文明理念深植乡村肌理。
“我们以镇容村貌整治为抓手,文明实践队每周选取周边两座土楼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引导群众规范整理房前屋后与器物摆放,逐步培育文明乡风新风尚。”书洋镇干部黄思翰介绍。
文旅融合破题 激活乡土活力
依托土楼资源,书洋镇培育文旅业态,开发沉浸式土楼研学旅游产品,丰富旅游内涵、延长产业链,成功获评国家级气候康养旅居地(一级)、“观星避暑消夏好去处”,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在龙昌楼内,来自河北石家庄的研学团队学生,正在村民指导下体验采茶制茶:新鲜茶叶在簸箕中翻动,散发清冽草木香;锅炉前,学生们用竹板翻动茶叶,学习杀青工艺。
据龙昌楼楼长陈经营介绍,这座拥有108间房间的土楼,经3个月改造提升后,不仅能让游客感受原汁原味的土楼生活,还可体验舞龙、竹编、土楼营造技艺等非遗文化。暑假期间,龙昌楼每天能接待七八个研学团。
产业升级筑基 壮大发展动能
书洋镇还将特色农业作为发展根基,争取700万元茶产业扶持资金,实施“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营”提升工程,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漳州天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车间,机器高效运转:多功能松包筛末机将茶叶滚成柱状,揉捻机为茶叶塑形,经过多道工序,鲜叶变身为新式茶饮基底茶。“2023年,我们投入约百万元建设现代农业生产线,还获得政府补助。设备投用后,日均烘焙成品茶可达5吨。”公司总经理肖碧丽介绍,目前企业以新式茶饮供应为主、电商为辅,部分产品已对接海外企业。
截至目前,书洋镇已培育洋顶岽“国家级生态农场”及福星、天岭等4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形成“种植—加工—品牌营销”完整产业链,全镇茶产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成为乡村振兴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凭借文明创建、文旅融合与产业升级的协同发力,书洋镇先后斩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级土楼文化特色小镇、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茶叶)、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等多项荣誉。
“下一步,我们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推动文明村镇建设走深走实、提质增效,持续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与幸福指数。”书洋镇宣传委员、副镇长王志同表示,该镇将在基层治理中以“党建红”引领“治理蓝”,在产业发展中以“党建红”激活“产业金”,在文明建设中以“党建红”涵养“乡风绿”,真正实现“人人参与创建、人人共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