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云霄县和平乡棪树村,沿着蜿蜒的青石步道拾级而上,耳畔是层叠瀑布的潺潺流水声,掩映在村道拐角的“水簾洞”别致精巧,一处处匠心独运的景观节点令人眼前一亮。棪树村的美丽蝶变,是和平乡积极落实《云霄县党建引领人居环境 优化提升“六方联动”实施方案》取得的积极成效,这里通过“考核促动、示范带动、项目拉动、干群联动”四轮同步驱动,为打造“小而美、小而精”的人居环境注入澎湃动能。
考核促动,立起担当作为“指挥棒”。和平乡创新构建“1+3+N”立体考核机制,将党建引领作为一个核心,将“三比一看”活动作为关键载体,并动态纳入桉树清理等其他“N”项重点工作。结合《和平乡实施干部作风提能争先行动提升工作质效方案》,针对党政班子成员、中层干部、村党组织书记三支队伍强化分类管理。要求党政班子成员领办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践行“五个带头”示范提能机制;中层干部每半年接受分管领导点评与乡村两级干部评议,落实人居环境整治业绩动态评估提能机制;村党组织书记实行“黄牌警告”与“末位淘汰”制,严格执行党建引领人居环境优化提升提能机制。辅以常态化考评整改,把实绩“晒”在阳光下,让“干好干坏不一样”,倒逼干部责任上肩、争先创优。
示范带动,打造美美与共“强引擎”。通过“和平书香汇”平台,开展领导讲堂、干部学习心得交流、村主干授课、外出观摩学习等,造就一批懂人居、精设计的人才队伍,有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秉承“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理念,坚持规划先行,及时更新各村“航拍一张图”,精准定位发展方向,如内洞村锚定“水美内洞”,棪树村突出“清新棪树”,上坂村定位“醇香上坂”等。通过“跨村联建”整合资源力量,让“明星村”通过“强村带弱村”的协同发展模式,实现经验共享,形成“样板引领、梯次推进、全域提升”的生动局面。
项目拉动,筑牢提质增效“硬支撑”。树立项目化思维,精准策划项目34个,投资额达2710万元。在资金保障上打好“组合拳”。一方面积极“向上争”,高效整合彩票公益金、财政“一事一议”、以工代赈、移民后扶、环保、水利及乡村振兴等各类资金,优先保障人居环境项目;另一方面,通过干群联动机制有效“向内挖”,多元化投入格局为项目落地提供了坚实后盾。项目涵盖规划提升、设施完善、农旅融合等多个重点领域,通过多措并举,为环境持续优化提供强力保障。
干群联动,激活共建共享“动力源”。依托“和万家、平万难、村村办实事”活动载体,鼓励大家多办好事实事,要求党政班子成员至少办成办好一件民生实事项目。创新提出“谁受益谁出钱”工作模式,鼓励群众通过捐资投劳等方式深度参与家园美化,充分激发“主人翁”意识,将社会力量与政府奖补激励相结合,成功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整治。在思想发动上,针对群众疑虑坚持“一宗一策”,既注重春风化雨、循序渐进引导,对难点痛点也敢于“强势拔钉”形成震慑,凝聚起“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强大共识。
和平乡以党建为引领,以机制创新破题攻坚,正将人居环境的“整治力”源源不断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力”。“四轮驱动”的活力姿态,让山乡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道路上加速奔跑,一幅更具质感、更富活力的生态画卷正在青山绿水间尽情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