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7月24日讯(通讯员 赖鹏辉 伊婷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值此《社区矫正法》实施五周年之际,为切实增强社区矫正对象法治观念、巩固教育矫正成果,近日,平和县司法局大溪司法所创新开展集中教育学习活动。本次活动紧扣社区矫正法宣传月主题,采取“法规研读+影像教学”双轨模式,通过系统解读法律条文夯实理论基础,结合原创普法宣传片《矫·桥》的沉浸式观影,为社区矫正对象打造了既有法治深度又具人文温度的教育课堂。
法治课堂,系统学习筑牢守法底线
集中学习会上,大溪司法所工作人员聚焦《社区矫正法》核心要义,围绕社区矫正对象的权利义务、监督管理规定、教育帮扶措施以及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等关键内容进行了条分缕析的解读。讲解过程特别强调社区矫正作为刑罚执行方式的严肃性,要求全体矫正对象务必时刻警醒,敬畏法律红线,同时深入阐释了教育帮扶措施所蕴含的挽救与关怀初衷,引导大家正确理解并主动配合社区矫正工作。讲解内容紧贴矫正对象日常监管实际,结合具体案例进行释法明理,有效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矫正对象明晰行为边界、强化守法意识奠定了坚实基础。
光影启迪,直抵心灵重塑新生希望
法规研读过后,大溪司法所组织矫正对象集中观看了由平和县司法局与平和县人民检察院联合出品、精心制作的社区矫正主题普法宣传片《矫·桥》。该影片以情景再现的方式,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展现了社区矫正工作以“矫”为“桥”,深刻喻示了社区矫正工作如何在迷失个体与社会正常轨道之间架设起理解、接纳与回归的坚实桥梁,帮助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全体矫正对象凝神观看,神情专注,影片中展现的积极力量,点燃了他们真诚悔过、重塑人生的希望之光。
此次“法规研读+影像教学”活动是大溪司法所深化社区矫正法宣传月教育内涵的创新实践。在总结讲话中,大溪司法所所长强调:“《社区矫正法》学习是矫正对象回归社会的必修课”。她要求全体矫正对象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切实做到三个转化:将法律条文转化为行为准则,将监管要求转化为自觉行动,将矫正期转化为成长机遇。通过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主动接受教育矫治,在法治护航下走稳回归社会的每一步。矫正之路道阻且长,但每掌握一个法律知识、每修正一个行为偏差,都是重塑人生的重要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