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7月24日讯(通讯员 刘钦赐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在川流不息的三宝集团物联产业园,有这样一处特殊的“港湾”——窗明几净的休息室、热气腾腾的食堂、整洁舒适的淋浴间、安静温暖的阅读角和设施完备的健身房……这里是长途跋涉的货车司机们卸下疲惫、补充能量的“司机之家”。
2025年3月29日,“物联万家 慧通共赢”生态合作伙伴大会在这里举行,14家物流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这场盛会不仅是资源共享的起点,更是芗城区委社会工作部推动深化产业园党建联盟“四联四共”机制,将关怀的触角延伸至新就业群体,激活整个园区协同发展新动能的生动见证。曾经分散的“车轮上的游子”和各自为战的企业,在党建联盟的强力纽带和社会资源的集成赋能下,找到了共同的“家”,催生出“党建强、产业兴、企业赢、群体暖”的良性生态。
“司机之家”:为新就业群体筑起温馨“小家”
物流行业是新兴领域的重要代表,货车司机作为其中的关键力量,流动性强、工作强度大、生活保障难等问题突出,这也是社会工作系统一直关注的重点领域。三宝集团物联产业园党支部深刻认识到,关爱服务好这个群体,是提升产业凝聚力、保障物流“血脉”畅通的关键,更是落实社会工作部关于改善新就业群体工作生活条件要求的具体行动。
“三个热”的暖心承诺:产业园聚焦司机最迫切的需求,精心打造“司机之家”,核心目标就是让风尘仆仆的司机们“喝口热水、吃口热饭、洗个热水澡、睡个安稳觉”。这朴实无华的“三个热”承诺,解决了长途司机休息难、就餐难、洗漱难的实际困境,让冰冷的车轮有了温暖的停靠点。
流动党员的“红色驿站”:针对物流行业流动党员多的特点,党支部积极协助漳州市物流行业党委,在园区内设立了“芗城区运输行业流动党员党建服务阵地”。这里不仅是休息的场所,更是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接受党性教育、感受组织关怀的“红色家园”,确保党员司机“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技能提升的“加油站”:党建联盟整合资源,开设“司机讲堂”,联合开展安全驾驶、节能环保、智慧物流系统操作等技能培训。同时,搭建“人才数据库”,挖掘和储备优秀人才,并大力选树先进典型,如“总经理特别奖”获得者陈娥,党员王新发、高泽宇等也分别获得“基层劳模”与“优秀新锐”称号。这些举措,与社会工作部倡导的提升新就业群体职业技能和职业认同感的工作方向一致,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了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司机之家”的建立,显著提升了司机群体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产业园这个“小家”的温暖,也为产业园的稳定运行注入了安心剂,成为社会工作部门探索产业园区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的优秀范例。
“四联四共”:从“小家”温暖到“大家”繁荣
对货车司机群体的关爱,是产业园党建联盟“四联四共”(组织联建、资源共享、问题联办、发展联动)工作机制在服务新就业群体领域的生动实践。这一机制的精髓,在于打破壁垒、汇聚合力,将“小家”的温暖,扩展为整个产业“大家”的繁荣,在更广阔的层面上实践了社会工作“助人自助”和“社会协同”的理念,将“小家”的温暖,扩展为整个产业“大家”的繁荣。
组织联建:凝聚“大家”向心力。针对园区早期空置率高、效率低下的问题,三宝集团党委在社会工作部门推动行业协同发展的框架下,牵头成立芗城区首个“物流产业链党建联盟”。联盟联合区物流行业党委及龙头企业,建强“党员活动室”和“党员先锋岗”,形成“党组织统筹+专业团队执行”的协作模式。如今,物流总部已成功招商引入31家物流企业入驻产业园,在运车辆800多台,配套服务设施45家。
资源共享:盘活“大家”资源池。党建联盟是破除“信息孤岛”的关键。“司机之家”里,党建图书角、共享健身房、司机宿舍、食堂等设施向园区所有员工开放,有效搭建了沟通的平台。联盟成立党员项目攻关组,先后搭建物流监控系统、物流执行系统及网络货运平台,有效降低车队运输成本,实现了利益最大化。社会工作部门倡导的资源共享理念在此得到充分体现。
问题联办:守护“大家”平安线。联盟成立的“联调小分队”,高效响应企业诉求,党员骨干在联盟中化身“解题专家”,全年化解园区各类矛盾20余件,守护了园区“大家”的平安。今年6月,园区最新一批换电重卡113辆报牌上路来不及,宝来汽贸和顺丰物流找到联盟,三宝集团物流部经理、物联产业园党支部书记张建磊联系漳州市交警支队车管所主动上门验车,加班办证制牌,确保7月1日全部完成挂牌事项。
发展联动:驱动“大家”高质量。联盟以绿色和智慧为双引擎,推动产业升级。组织淘汰老旧柴油车,大量引入电动重卡,依托园区7.8兆瓦光伏电站和充换电站(日换电450次,光伏利用率85%),打造绿色物流标杆,年减碳量相当于植树3.6万棵。更重要的是,通过党员项目攻关组搭建智慧物流系统,优化运输模式与线路,车辆日均运转次数从1.7次跃升至3.45次,卸货时间从100分钟压缩至40分钟,显著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让所有联盟企业共享发展红利,这与社会工作部门推动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宏观目标相呼应。
“家”的共鸣:党建成为发展的“定海神针”
“党建是实打实的生产力,更给了我们‘家’的感觉!”一位物流企业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党建联盟曾在他企业资金链危机时协调金融机构伸出援手,还通过打造“司机之家”、优化运营环境,让企业和员工都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关怀与支持。这种“家”的温暖和联盟的力量产生了强大的“溢出效应”,带动漳州多家物流企业使用电动牵引车,目前110公里以内的全部线路和龙岩科宝线路全部实现电动化。这正是社会工作部门致力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升社会认同感所期望达成的效果。
未来展望:从温馨“小家”到卓越“共同体”
三宝集团物联产业园的实践深刻诠释了“党建做实是生产力,做强是竞争力,做细是凝聚力”的真谛。从解决一个司机的一口热饭、一张安稳的床铺开始,党建的温暖触角延伸至园区的每一个角落,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方法的支撑下,将分散的个体和企业紧密联结成一个休戚与共、价值共生的“产业共同体”。
未来,三宝集团党委将在社会工作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持续深化“四联四共”机制,在升级“司机之家”服务、完善流动党员管理的同时,着力以数字化赋能“家”的管理与服务,形成可复制性的园区经验,为更广泛地推动新就业群体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实践样本,也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会支持体系贡献“三宝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