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中缅边境发现最复杂HIV毒株 其重组频繁种类多样

来源: 网易探索 2015-06-26 19:24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由于中缅边境地理位置特殊,高危人群种类较多,包括静脉吸毒人群(IDUs)、性工作者(CSWs)、长途卡车司机(LDTDs)等,使得中缅边境成为HIV-1感染和传播的重灾区。另外,高危人群在中缅两地来回往返活动,加剧了HIV-1在中缅两国之间的双向传播,促进了HIV-1遗传多样性即重组的产生。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郑永唐研究员学科组前期对中缅边境的IDUs和跨边境的缅甸籍LDTDs进行了HIV-1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表明,HIV-1在这些人群中流行种类多样,尤其是重组频繁(AIDS, 2012; BMC Infect Dis, 2014)。

  但这些结果都是基于HIV-1部分基因片段而非全长或近乎全长基因组进行分析所得,而近乎全长基因组将更能清晰、准确地反映HIV-1的重组情况。

  为充分掌握中缅边境HIV-1的遗传多样性,在郑永唐研究员的指导下,周衍衡博士对一例来自跨境的缅甸籍LDTD进行了HIV-1近乎全长基因组分析,结果显示:这是一例HIV-1 CRF01_AE/B/C重组病毒株,与之前报道的东南亚所有重组株的重组位点均不相同,并与之前一株曾认为是最为复杂的来自缅甸CSW的HIV-1重组病毒株相比更为复杂。

  该HIV-1CRF01_AE/B/C重组病毒株具有14个重组位点,含有4个CRF01-AE亚型片段,6个B亚型片段、5个C亚型片段。这也是继Takebe等人在2003年报道缅甸HIV-1病毒株近乎全长基因组12年之后的首次报道。这些结果提示缅甸籍LDTDs中HIV-1重组模式复杂,也暗示中缅边境HIV-1可能比现有报道的更为复杂多样。本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缅边境地区HIV-1的分子流行病学提供了方法导向,并能为如疫苗设计等相关的基础研究提供序列参考。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海关总署纪检监察组原副
  • 2025年三伏天起止时间一览 入伏和出伏时间
  • “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 北方首场较强降雨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泉州市第33届“威远楼之夏”戏剧汇演正式开演(视频)
    泉州市第33届“威远楼之夏”戏剧汇演正式开演(视频)
    国道324线泉州南迎宾大道沥青路面罩面工程全线完工(视频)
    国道324线泉州南迎宾大道沥青路面罩面工程全线完工(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瞪羚”成群,跃动“新”势力 ——漳州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东明来闽开展循 一颗荔枝的文化之旅 上半年福建省水利投资实现“双过半” 上半年福建省物价基础更趋稳固 漳汕高铁福建段控制性工程有新进展 “把科研论文写在产品创新上” 博士后人 福建省部署“八一”期间双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