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时事新闻 > 正文

然玉:大学更名无关教学只是一场包装营销

来源:潇湘晨报 2013-05-22 15:03 http://www.mnw.cn/

  近日,《2008至2013年教育部批准更名的全国高校名单目录》最新发布,该目录显示:2008年3月至今,全国共有257所高等院校获得教育部批准而更名,占到目前全国高校总数的10.35%。更改的校名中,科技、财经、工商、文理、经济等词频繁出现在新校名中,成为被追捧的热词。通过对这些更名高校分析发现,更名高校较多的省份大部分是高考大省。

  “大学更名潮”并非什么新发现,民间对其调侃久矣。在很多学校管理者看来,“构建一流大学,必先从换上气派校名开始。”恰是顺着此一思路,各式“学院”华丽变身“大学”、地域色彩浓厚的前缀被拿下,乃至冠之以科技、财经等大词装点门面……在争前恐后的校名再造运动中,诸多大学所流露的功利与世俗,令人遗憾。其一方面表现为,对过往“校名”毫不眷恋、一弃了之;一方面则体现于,借助新校名,毫不掩饰地兜售一种功用型教育。

  科技、财经、工商、经济等词汇,频繁出现于新校名中,该趋势无疑颇值深思。可以想见,此类极具体、极有针对性的“新校名”,往往并不必然对应于相关大学真实的优势和特色。更可能的情况是,大学在更名之初就未本着“据实命名”的心思,而只是牵强套用着那貌似具象实则空洞的“大词汇”——由此圈定的“校名”,无关学校本身的传统与记忆,而不过是一轮浮夸的包装、营销。

  无根的新校名,恰如一个无所附着的口号,词汇的表意与指涉对象间已经彻底脱离:“科技大学”未必长于科技,“财经大学”未必强于财经,“经济大学”也许从没任何经济学家……大学更名浪潮中所体现出的此种脱钩现象,其实也是当代语言顽疾中愈演愈烈的一部分——更多夸张性的表述取代了描述性表达;语言的运用,不再以传情达意为第一要义,而是以生产谎言、误解、虚幻想象为目的。

  当然,喜感十足的大学更名热,并非只是不真诚的语言运用那么简单。事实上,每一起校名变更,都有着人所共知的利益权衡。比如,一个不那么“寒碜”的新校名,能吸引来众多不明真相的学生;也意味着,校方有更多底气和理由大肆扩张……除此,以科技、财经等词构成新校名,其隐含意味无疑是,在向学生们推销一种安身立命的“技能”。而这,显然又与正常大学原本的价值信仰相悖。

  五花八门的新校名,同时又是千篇一律的新校名,虽不惜以科技、财经等高调词汇,将自己装扮成高端奢华上档次的模样,但终究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说到底,大学校名变更只应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之事。一切不可强求!若非要试图以改名换取额外利益,其格局之小,又怎不令人同情?当大学沦落到只能以浮华的校名博眼球,最终想必只会适得其反而已。

  在多数时候,一个学校的声名,跟“校名”并无多少关系;但一旦校名变革不当,校方隐隐的躁动与小心思,却极易让围观者看穿、看小。凡此种种,终究只换个得不偿失的结局罢了。

责任编辑:hdwmn_ctt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国新办发布会: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 国新办发布会:总台将推出一批抗战胜利80周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医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视频)
    医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红色引擎促发展 绘就金融新图景——兴业 “书记县长送岗留才进校园”活动在永春职 付朝阳在莆田市体育中心开展下基层接待群 永春县零碳森林运动公园项目稳步推进 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莆田站新增2 涵江区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启用 收评:三大指数全天震荡调整 钢铁板块领 ​妈祖城沙滩营地项目开工 沙滩泳池7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