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时事新闻 > 正文

人口太多仍是中国最大问题之一

来源:环球时报 2012-11-02 10:16 http://www.mnw.cn/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近日发布《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报告,建议到2015年中国全面放开生二胎的政策。报告集纳了20多名著名人口学家的观点,是迄今为止要求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力最大的呼声。

  中国人口政策会调整,这已是上下共识。分歧是怎样调整以及调整的速度。必须指出,这场争论的政治色彩很小,改不改涉及的都是全社会利益,而非“集团利益”,因此中国人应能够以很冷静、理性的态度做好这件事,走一步往前多看几步,切不可再给未来制造麻烦。

  新人口政策在未来产生负面影响是可能的,因为今天的人没有能力看那么远。当初中国鼓励生育批评马寅初人口学时,没想到后来的人口爆炸。搞计划生育,又没认真评估几十年后的老龄化会这么严重。我们不知道再过几十年地球上的资源情况,以及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今天的预测不会太准。

我们坚决主张逐渐放开二胎,在政策方向上与上述报告发起者有很大认同,但我们认为有必要对社会再做如下提醒:

  今天中国的低生育率是社会付出了代价后换来的,可谓得之不易。它有负面因素,但对降低中国人口总量功不可没。中国面临重重发展难题,老龄化逐渐突出,但中国人口太多仍是国家的最大问题之一,在解决其他问题时,切不可把终于得到控制的人口总数问题重新激活。任何调整都必须以有这个把握为前提。

  老龄化是一两代人的问题,它是降低人口总数必须经历的阶段。用增加新生儿冲淡老龄化,也是以当代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当代人利益优先,这在政治上最稳妥,也更容易受到公众欢迎。

  然而当年推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除了当时的利益,还融进了对国家和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很多考虑。比如当时曾有过设想,中国人口应逐渐回落到7亿左右,为此几代人都应分担一部分代价。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还需要为几代以后子孙的利益操心吗?想想看,如果中国人口出现缓慢的回落并得以持续,和它不停地增长下去,一个世纪以后,子孙们看到的中国会是多么不同。

  如果我们使人口形势的箭头重新拐向上扬,会不会有一天,有一些后人会指责21世纪10年代中国人口政策的这次反转呢?

  我们的意思是,我们对未来的责任感不应少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决策者们。我们今天的权利也要,对后代的责任也不能丢,我们应十分谨慎地在这两者之间寻求平衡。

  人口红利是描述短期利益的经济学术语,但计算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长远利益,既要拨算盘珠子,也需要我们有胸怀和眼界。

  千万别理解为我们反对开放二胎,我们只是想多提供一些视角,鼓励更缜密的思考。少一些激动,宁静致远。

责任编辑:hdwmn_zhj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敢于担当,
  • 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粤车南下”将于今年11月
  • 国台办:赖清德是不折不扣的“和平破坏者”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医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视频)
    医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红色引擎促发展 绘就金融新图景——兴业 “书记县长送岗留才进校园”活动在永春职 付朝阳在莆田市体育中心开展下基层接待群 永春县零碳森林运动公园项目稳步推进 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莆田站新增2 涵江区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启用 收评:三大指数全天震荡调整 钢铁板块领 ​妈祖城沙滩营地项目开工 沙滩泳池7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