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时事新闻 > 正文

岂能拿干部“借调”身份作挡箭牌

来源:红网 2012-11-02 09:37 http://www.mnw.cn/

  日前,因劝阻乱倒垃圾,邓州市57岁的环卫工人彭付振被邓州市卫生局的干部党青殴打,事被曝光后,在网上引起热议。相关部门对事件当事人做出了处理:邓州市卫生局决定,将其退回原单位工作,公安部门对其实施行政拘留和罚款处罚。其他相关单位和责任人,正在调查处理当中。(11月1日《中国青年报》)

  在舆论压力下,相关部门做出了迅速的处理,应该说这是对舆论的一个积极回应。但相关部门对该事件的处理信息中,“借调”一词显得分外扎眼!由此衍生出的诸多问题也值得引起干部管理部门的深思。

  如果不是因为殴打环卫工事件,不知道这位借调干部还要“被借”多久?2007年当事人就借调到了卫生局,为啥一借就是5年?为啥不理顺其身份关系?退一步来说,即使是借调的干部,到你的单位,你就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教育,不能形成干部管理教育真空和黑洞!而事实上,相关单位压根就喜欢用“借调”干部来做文章。一方面借调干部可管可不管,反正其隶属关系不明确,出了问题可以推责,做出成绩可以归自己;一方面被借调者也在空空里头过日子,既可以偷懒钻空子,还可以两边捞取相关的经济利益。在这种两边都可以管、又可以不管的状态下,借调干部的思想教育就成了真空,“邓州市卫生局决定,将其退回原单位工作”,当事人党青殴打环卫工事件的处理结果的确出乎人们的意料。或许其个人身份的确是借调,但大家也可以提出质疑,这其中是否存在猫腻?因为网络上也曾经出现过一句流行语:“有一种身份叫临时工”。言下之意是不出问题则已,如果一旦出了问题,启动问责程序之后,临时工身份就冒了出来,然后来一句“疏于管理、给予辞退”,便收工了事!对于干部的日常管理,不管是借调的,还是临时聘用的,不管其身份如何,只要在自己的部门工作,都必须要纳入制度化管理,责任追溯不能因“借调”或“临时工”而止步不前。

责任编辑:hdwmn_zhj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今日(6月13日)最新油价查询:92号、95号
  • 6月17日油价调整最新消息:92号95号汽油是
  • 6月17日油价调整最新消息:92号和95号汽油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视频】现场直击!高考首日泉州学子奔赴考场
    【视频】现场直击!高考首日泉州学子奔赴考场
    泉州晋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鸭趣味多(视频)
    泉州晋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鸭趣味多(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公布 福建省时隔6年 厦金大桥(厦门段)步入大规模装配化施工 福建省第六批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 看见惠安|父亲节快乐 看见惠安|父亲节快乐 以下可能是引诱老年人参与非法集资的诱饵 生活百科:喝水多多益善吗,尤其是夏天 两岸大健康产业合作发展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