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时事新闻 > 正文

六盘山区平凉市5县区的脱贫观察:产业短板待补齐

来源:新华社 2016-10-31 10:15 http://www.mnw.cn/

  新华社兰州10月31日电 题:基础设施大变样 产业短板待补齐——来自六盘山区平凉市5县区的脱贫观察

  新华社记者梁强

  脱贫是目前西部农村地区最艰巨的任务。深秋时节,记者走进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的甘肃平凉市泾川县、崆峒区、庄浪县和静宁县以及“插花型”贫困县华亭县的一些最偏远、困难的乡镇农村,探访脱贫攻坚中的亮点、难点、关键点。

亮点:农民说“脚底下能走出去了”

  “脚底下能走出去了!”农民汪双虎感触最深的变化就是路,现在通往乡镇的路都被水泥硬化了,而且就连村里的路都硬化了,再不像以前泥泞不堪的小土路,一下雨地上红胶泥粘住鞋,连门都出不了。

  与甘肃庄浪县南湖镇汪家村农民汪双虎的感受一致,记者在许多村镇都发现,目前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最大的就是通村公路,越是偏远贫困山村,这种改善越大、带给农民的发展动力越强劲,农民获得的幸福感越强烈。

  崆峒区峡门回族乡颉岭村村民马文忠告诉记者,他现在有两个养牛暖棚,养着16头牛,每天干活还比较“松缓”,主要得益于居住和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前困难很大,水是从川里往回担,草是从山上往回背,每天这两件事就要花半天时间。现在草是三轮车拉的,自来水直接通到牛棚里,铡草机每小时能铡出6吨草,够这十几头牛吃4个月。以前干这些活要忙碌5天,现在不到半天时间就能行。”

  比起以前散养着3头牛、一年也就挣个一千来块钱的生活,马文忠现在一年至少收入五万元。村主任马文成说,去年颉岭村分散居住在13个沟壑梁峁的76户群众实施了整体搬迁,全村贫困人口由72户268人下降到7户24人,贫困发生率由53%降至不到5%。

难点:基层干部说“产业‘短板’最发愁”

  在记者的调查走访中,产业发展的问题是县乡基层干部最关心、也最头疼的“难心事”。

  “脱贫稳定不住又返贫怎么办?必须要有产业支撑。”华亭县扶贫办主任梁海军感叹道:“产业‘短板’最发愁!”

  目前脱贫攻坚最艰难的地区,很多都处于偏远山区,农民从事的种植业或者养殖业,都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当地市场容量小,又几乎没有哪怕是初级的粗加工能力,农民可以说告别了“靠天吃饭”的生产,但却遇到了“听天由命”的市场。

  地处关山林缘区的华亭县马峡镇有“大黄之乡”“独活之乡”的美誉,大岭村村民为保证药材种植质量,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统一技术指导进行无公害规范化种植。村主任田进奇说,由于当地没有加工,药材销售不稳定,大规模种植风险太大。农民王忠清也说独活行情不稳,春季下苗时,当时一苗卖0.1元,估计亩收入4000元,结果现在只有2000元。

  而产业发展又需要规模化,其培育是个长期过程。发展了30多年的静宁县苹果产业,就成为当地群众脱贫增收的“靠山”。果园面积稳定在百万亩以上的静宁县,是有名的“中国苹果之乡”,其苹果销售价格在全国具有标杆性。而由苹果衍生的果汁、果醋、果酒加工以及果袋、发泡网、纸箱包装企业,与出口销售企业和种苗繁育、果品贮藏等企业构成上下游产业链,反过来又巩固了苹果种植源头的投入和结构升级,带给果农相对稳定的较高收益。

  静宁县副县长李彦荣说,今年全县总产量可达72万吨,产值28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益4725元,占人均纯收入的7成以上,“全县有15万人依靠发展苹果产业实现了稳定脱贫,苹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关键点:合力攻坚,奔小康越干越有劲

  记者注意到,偏远落后农村路、水、电、网等基础设施的大变样以及精准扶贫贷款、互助资金借款等零利息的资金注入,加之社会各界近距离的帮扶,让大多数群众感到生活有希望、日子有盼头,大大激发了农民干事发展奔小康的原生动力。

  崆峒区最偏远的城子村村民秦海军就越干越有劲,他承包了100多亩山林地养殖着5000多只土鸡,还培育着七八十亩的苗圃树苗,还试养着几头驴,还有牛。今年能收入10多万元的秦海军,正在规划盘算明年要干的事:把土鸡养殖数量扩大到3万只,注册自己的商标;把牛和驴的数量增加到100来头;办一个农家乐,就卖自己种养的无公害产品;再接通网络开办网店,在网上销售这些产品……

  平凉市扶贫办副主任杨军红说,平凉市在全力破解影响贫困村户脱贫的瓶颈制约和短板弱项基础上,把培育多元富民产业作为扶贫脱贫的核心内容,持续壮大果品、草畜、蔬菜等富民产业,引进163项国内外先进实用技术和280个优良品种,同时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多元增收产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记者了解到,平凉市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一号工程”,建立起市、县、乡、村四级工作运行体系,扶贫攻坚已呈现出“精细化管理、精准化帮扶、整体性推进”的良好态势。2015年全市11.68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其中稳定脱贫9.37万人。

责任编辑:苏丽梅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算法霸权!当携程的“调价助手”篡夺了酒店
  • 台风后停电断网已4天 台当局救灾缓慢惹台南
  • 山西省临汾市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陈玉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为什么要经常出去玩?(视频)
    医解百科︱为什么要经常出去玩?(视频)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闽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师生赴福建东山岱南 文明风景线丨云霄:当风雨退场,总有人把 平和大溪:干群合力做好防汛抗台工作 德化县政府常务会议召开 德化县委书记方俊钦带队拜访文旅部中外文 晋江召开和敏院区项目建设及运营筹备工作 多方协同 全力防御强降雨 2025特步晋江马拉松赛12月7日开跑 首次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