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闽南网讯说起“日月之约”,许多泉州网友都很熟悉。这个草根微博“微力”十足,博主有双“火眼金睛”,大街小巷行走间,总能挑出不少城市的细节缺陷。“博语”辛辣犀利,偶尔还会和政务微博抬抬杠,哈,博主小张其实很年轻,“80”后小伙子一枚哦。
前日下午,他受邀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言谈甚欢。一起来认识微博报料王——“日月之约”吧。
ID1:微博达人
截止昨晚,小张的微博“日月之约”共发了1800多条微博,粉丝过千,是新浪的“微博达人”。
“日月之约”是2009年注册开通的,从去年10月起,他的微博近半数在记录城市细节缺陷,因为报料信息量大,有媒体微博感慨“一个@日月之约能顶多少巡查员?”。
“一开始倒没想到用微博,后来发现它‘有图有真相’,还能@,挑刺报料很方便。”小张说:“过去,有问题找不到部门;现在,微博搭起了一座桥,让市民能‘直面’有关部门。”
小张说,微博挖掘了草根的力量,“市民是对城市缺陷感受最深的人,微博提供了市民平等地与政府部门探讨这些问题的平台。”
ID2:挑刺高手
“早在2009年,我就通过打电话、发彩信的方式同媒体合作了。”小张颇为得意地说,“虽然不曾具体统计,但我记得自己曾报过的料、解决的每个问题。”
小张说,与媒体合作曝光城市缺陷,“第一是快,今天通过@报了料,明天就能见报;第二是有效,作为普通市民,无法直面职能部门,但通过媒体能督促缺陷的改善和问题的解决。比如涂门街红绿灯的维修,通过媒体,相关部门马上采取措施,还采纳了我放置工程概况牌的建议。”
因为工作的关系,小张笑称自己“总是在路上”,挑刺报料很方便。“随身带相机,两部手机换着用”,始终坚持,报料要“有图有真相”。忙完工作,小张就会琢磨用微博语言描述问题,他说,“我也要琢磨怎么‘写稿’啊,我的报料微博可得对得起‘日月之约’这个名字。”
提到有效报料,小张笑着说起了自己的报料技巧。“最紧要一点就是要追,打破沙锅问到底”,小张说,“我经常和政府部门的微博抬杠。问题没有解决,我就转发自己的微博搞‘继续关注’,逼着对方给出明确回答或是解决方法才罢休。”小张估算着,他向部门反映的问题,约有半数得到了解决,但他并不满意,“希望城市里每个坑爹之处都能不再坑爹。”
ID3:热心市民
说起为何热衷城市挑刺,小张回答得不假思索,“当然是希望泉州更美,希望这个城市发展得更好。”
虽然“博语”辛辣犀利,但现实中的小张挺低调。小张希望,更多的市民能加入他的行列,“其实一点都不占用时间,更不会影响现有生活。走到哪,看到什么不对,随手拍发个微博,举手之劳,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政府职能部门,小张也提了一些建议,“处理问题不要‘踢皮球’、‘打太极’,尽量给出具体明确的回复和解决方法。”并举了个例子,“泉州交警的微博就做得挺不错,只要网友反映问题,都会极力给出解决方法,或者帮忙反映到其他部门。”(本网记者凃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