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部:日不应对公祭日说三道四
昨天下午,国防部召开例行发布会。针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有媒体报道称,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称对中方在二战结束69年后设立纪念日和公祭日感到疑惑。新闻发言人杨宇军上校在会上表示,日方应正视和反省战争责任,而不是去对中国设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说三道四。
杨宇军表示,中方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只有铭记历史,才能汲取历史教训。只有铭记历史,才能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只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真正让我们感到疑惑的是,二战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历史对于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行早有定论,为什么日本有些人至今仍然要为历史翻案,仍然要去参拜靖国神社,去膜拜那些二战甲级战犯的幽灵?”杨宇军称,中方敦促日方正视和反省战争责任,以实际行动取信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而不是去对战争受害国的正常纪念和悼念活动说三道四。
■国际声音
中国的抗日战争为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画上了句号,对此应该确定一个纪念日。中国的这种做法是正确的,也是令人尊重的。
——德国反法西斯主义者联盟主席福尔克马尔·哈尼施是二战幸存者、亲历者。
中国将日中两国间历史事件的纪念日确定和设立为国家级纪念日,表明中方不仅要从国家层面,同时也将在国际社会广泛揭批安倍政权的历史认识问题。
——日本《朝日新闻》
■相关新闻
30万大屠杀遇难者只是下限
前天,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在“拟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座谈会上表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30万,这是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不容任何人质疑。多年来,一些日本右翼分子质疑
南京大屠杀遇难者“30万”这一数字,这是非常荒谬的,朱成山还披露了“30万”这一数字的来源和计算方法。“无论哪一种算法都表明,‘30万’只不过是下限数。实际上日军在南京屠城的数字远远超过30万。”朱成山说。
◎算法一
1946年1月19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认定,在日军占领南京后的最初6个星期内,南京及附近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总数达20万以上。这个数字还没有将日军所烧弃的尸体投江、或以其他方式处理的死难者计算在内。日本战犯太田寿男供词中记述,日军在进行大屠杀的同时,为掩盖其罪行,采用纵火焚尸、抛尸长江等办法,迫不及待地对横陈城郊的遇难者尸体毁尸灭迹,被处理的尸体总数达15万多具……将这两个数字相加,所得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人数不低于35万。
◎算法二
1946年2月15日成立的南京审判战犯的军事法庭认定,日军在南京集体屠杀28案,屠杀人数19万余人;零散屠杀858案,经慈善机构掩埋有15万余具尸体。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人数不低于34万。
◎算法三
根据埋尸记录,慈善团体埋尸18.5万,日军埋尸、毁尸15万,伪政府和个人埋尸4万。将这三方面的数字相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人数不低于37万。
事实+
设立公祭日的意义是什么?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指出,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第一,设立国家公祭日,是国际惯例。因为民众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战争中牺牲的,更多的是普通民众,值得纪念。
第二,将12月13日作为国家公祭日,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历史的传承,需要一定的方式,我们现在要用国家公祭日的形式固定下来。
第三,设立国家公祭日,是国家意志,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不是今年悼念,明年不悼念。我的理解是,国家立法了,必须每年执行,今后每年都要做,而且是国家来做。
第四,对日本否定南京大屠杀,是个狠狠的反击。每次日本参拜靖国神社,我们仅仅表示抗议、表示愤怒是不够的。30万的数字是任何人都否定不了的,我们用国家意志,把它确认下来,南京的历史不能否认。(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