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
清代以前跨国贸易
闽南人没国界概念
作者:陈支平厦门大学国学院教授
题目:《闽南文化的国际性特征》
汉唐到清代后期日本人侵占我国台湾省之前,东南沿海的居民出海谋生、跨海贸易,很少考虑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界限,甚至根本就不存在所谓“国家界线”的概念。东南沿海商人跨海贸易,更多的是关注交通工具的可行性,而较少顾及出国与入境的障碍。只要航船可及,他们就可能前往贸易互通有无,甚至定居下来,成为当地新的居民。即使是定居下来,他们也始终认为自己是福建沿海某地人或闽南某地人,而不是东西洋的某地人。我们现在到东南亚各国考察当地的华人社会,其祠堂、寺庙里的先人牌位,无不是慎终追远写上诸如“大清国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第几都第几图某乡村人”,绝少有人在自家祖先的牌位上写着东南亚某国人的。这种状态,一直到了20世纪中叶以后才有了所谓“国别”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