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查】
刚撒完谎又吹牛老师追问吐真相
看到了20多个警察荷枪实弹的模样,小川长了见识。
23日早上,他一到学校,就开始跟同学们吹牛:两个坏蛋绑架我到山上,可我带了一把枪,用枪与他们混战几个小时,我安全回家了。
小川的话,被同学传到了班主任施老师耳朵里。“枪,哪来的枪啊?明显在撒谎!”施老师叫来小川,追问实际情况,小川这才说出实情。
小川说,21日下午放学后,他拿着借来的玩具枪,和其他几个伙伴,在上边村老人会一带玩耍,一眨眼玩到晚上9点多,这时候如果回家,一定会被打得很惨,于是躲进他家附近一座新建房里过夜。第二天晚上6点多,他实在饿了,就回家了,怕爸爸妈妈责怪,他就谎称被绑架,可没想到要面对民警,他只好不断地圆谎,把以前表哥带他上山所见到的场景添油加醋说进来。
“这么小的孩子,撒这么大一个谎,怎么行啊?”放学后,施老师赶紧带小川到常泰派出所销案。
在老师的教导下,小川也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他写下长达3页的忏悔日记,讲述了整个撒谎过程。他说,通过这起事件,他知道今后再也不能撒谎骗人了,不再让家人、老师和同学们为他担心。
【家访】孩子撒谎有前科家里打骂成常态
“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撒这么大一个谎?”带着老师的疑问,记者走访了小川的家庭。
小川一家暂住在上村社区一处破旧发霉的两间民房。小川的父母王先生、谢女士都在一家汽配公司上班。谢女士说,除了小川姐弟俩外,他们还要赡养老人,经济压力大,平时不敢多花钱,生活拮据。
“孩子自小在四川老家长大,很调皮,爷爷奶奶管不住,到处乱跑。”在谢女士看来,小川实在太调皮了,怎么打骂都没用。他做作业不安心,还喜欢偷偷出去玩,每个月都要挨打两三次。
记者看到,家里墙上还贴着一张小川前几个月写下的保证书:不晚回家,不跟不认识的人玩,要玩在家里玩。“没用,他还会再犯。这孩子玩心太大。”谢女士连连摇头。
谢女士还说,小川撒谎是有前科的。去年,小川曾和4个小朋友跑出去游泳,其中一名溺亡,小川居然交代其他3人回去后不要说,最后也是学校老师追问,他才承认。常泰派出所民警证实了谢女士的话。
谢女士很抱歉地说,孩子如此说谎很不好,这一次太辛苦民警了。说话间,谢女士嗔怪自己文化低,没有把孩子教育好。她也意识到打骂孩子不是办法,可对她来说,除了这直接的方式外,还有哪些办法呢?谢女士有些不知所措。
【专家】孩子出现“谎情”家长如何引导?
小川“说谎”,家庭教育是否存在问题?孩子说谎,家庭该如何引导?
厦门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朱冬亮认为,作为家长,首先得学会理解孩子的这种谎言,再去了解说谎背后的原因,让孩子在经历这次事件后,有所成长,心智更加成熟。
朱教授说,从事件看来,小川“说谎”与其父母的暴力教育有关。粗暴教育让孩子产生了恐惧的心理,在自认犯错之后,采取说谎的方式逃避惩罚。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变得叛逆,家长要注意。
朱教授建议,父母不要动不动就“暴力”,而是要学会一些有效的处理方式。比如,家长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多陪陪孩子,多与孩子亲近、谈心,缓解孩子心理恐惧或压力。
孩子一旦出现“谎情”,家长该如何引导呢?朱教授认为,未成年人的承受能力相对脆弱,作为孩子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孩子勇于面对这种困难,多理解孩子,多跟孩子沟通,先去理解他,再去开导他。把这个事情,变成能让孩子成长的一个机遇:
一、不要立即当众指责或教训他,最好是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单独与孩子谈。家长要用心去体会孩子的内心需求,而不是简单责备孩子说假话,耐心教导孩子区分现实与幻想;如果撒谎是为了避开痛苦的经验或回忆,应指导他直面问题,敢于承担责任。
二、成人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教导孩子认识和适应社会,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区分交际语言和说谎的不同。
三、应奖赏孩子的真话,不用打骂、惩罚、斥责等消极方式对待孩子。容许孩子犯错,让孩子有说实话的勇气,说实话时要多加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