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威、刘国正都曾被清退
奥运冠军喜获文凭,大学的花名册上多了个明星校友,但在这看似“双赢”的结果背后,却让人不能不对文凭成为奖品这一现象心生忧虑。
我国因为体育体制原因,运动员在成长过程中早早就失去了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国家设立的为优秀运动员提供免试就读大学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弥补运动员早年文化教育荒废的缺憾,有利于运动员在退役后更好地走向社会,开始新的工作和生活。这一政策的最重要价值正是运动员接受教育的过程。但真正的情况是,许多运动员没有感受过一天的大学生活,也达不到应具备的学识水平,却在挂了几年某大学学生的头衔后,和普通学生一样拿到了毕业文凭。早几年,奥运冠军杨威和刘国正都曾因“超学时”被大学清退,但最终还是顺利地拿到了其他大学的毕业证书。
应对
院长系主任亲授课
刘翔也曾享福利
华侨大学对外的说法是:以上门授课等方式保证了林丹等现役运动员学业的完成,其间,并不存在为他们降低学习要求的现象。不过,对于林丹具体是如何完成学业的,诸如他修满了多少学分,哪些课程完成得较好或较差,与普通学生的毕业要求是否有差异,毕业论文的主题是什么等问题,华侨大学却拒绝对外透露,这也引发了外界的质疑,“高校要的是奥运冠军的名声”、“冠军运动员挂名上大学”这样的说法在网络上很普遍。
据记者了解,由于国家队现役运动员常年处于高强度训练和比赛之中,让这些运动员在业余时间完成大学学业几乎不可能实现。现在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学校以所谓的单独授课方式为运动员“开小灶”,但实际上却是大幅度降低对运动员的考试和学分的要求。显然,林丹享受的,正是这种“开小灶”待遇,而这也正是外界质疑最多的地方。
除了林丹,另一名体育巨星刘翔也享受了同样的待遇:刘翔雅典夺冠时是华东师范大学政法系本科三年级的学生,载誉归来之后,华东师范大学等于“买断”了刘翔的学业,一下子将他的学位从学士提升到了博士。在这四年里,刘翔几乎没有时间到学校上课,学校特别为他提供了“VIP”级别的送课上门服务,由院长和系主任亲自对刘翔一对一讲课。
保留学籍退役后进校完成学业
具体到国内,相比开小灶而言,比较可行的办法是为运动员保留学籍,等他们退役后再进校完成学业,毕竟退役后,没有了训练任务,运动员可以真正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国内的体育明星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比如篮球明星姚明,他退役后虽然一方面担任上海大鲨鱼男篮的投资人,另一方面也走进了上海交通大学的课堂,认真听课学习,尽管受基础较弱的影响,学习成绩不是特别优秀,但依然得到了外界的一致好评:毕竟,他的学习是实实在在的;再比如前乒坛巨星邓亚萍,她也是在退役后独自到英国深造,最终获得了世界名校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
国外例子
德国人照样不认巴拉克
在国外,像林丹和刘翔这样,以竞技体育专才的身份被招收进大学的例子并不少见,但学校却并不会因为优秀运动员的知名度,就对其降低学业要求。
比如德国著名足球运动员巴拉克,在2004年向科隆体育学院递交过攻读体育管理学研究生的入学申请,却被科隆体育学院拒绝,因为科隆体育学院认为,依照巴拉克作为职业足球运动员的训练量和比赛任务,他不可能再同时完成研究生课程的学业;而奥尼尔等NBA巨星,也都是抽空学习拿到文凭,他在4年半时间里总共修完16门课程并完成了54个学时,尽管大部分课程都是通过网络以及远程视频教学完成,但依然顺利通过了答辩获得了博士学位。